測繪資質分級標準---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專業標準

一、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專業資質等級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測繪資質分為 甲、乙 兩個等級。首次申報的時候,只能先從乙級開始申報,不能直接申報甲級,只能通過升級獲得。

測繪資質的專業類別十個專業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海洋測繪、 界線與不動產測繪 、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 *** 、互聯網地圖服務。

二、申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專業報條件:

1、有法人資格;

2、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和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

3、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技術裝備和設施;

4、有健全的技術和質量保證體系、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以及測繪成果和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三、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專業資質證書:

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 五年 。測繪資質證書包括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取得乙級資質滿2年且業績達到標準要求可提出升甲級申請。

業績要求: 取得相應專業類別乙級測繪資質滿2年。所申請的每個專業類別近2年完成測繪服務總值不少于600萬元,且完成至少一個金額不低于50萬元的測繪項目

增加甲級測繪資質專業類別的,應當符合專業標準規定的甲級測繪業績要求。測繪單位轉制或分立的,申請原資質等級和專業類別不受本標準規定的甲級測繪業績要求限制。

四、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專業證書發證機關

證書上發證機關都是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部審批的除外)。

五、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專業技術裝備:

甲級技術裝備:GNSS接收機、全站儀合計10臺

乙級技術裝備:GNSS接收機、全站儀、手持測距儀合計2臺

注:1、技術裝備要求的“合計”,不需要每種技術裝備都具備。

? ? ? ? 2、GNSS接收機、全站儀、水準儀精度應當分別不低于5mm+1×10-6 D 、2"、S1。

? ? ? ? 3、設備不可以租賃,允許新買或裝備所有權轉移(即可購買二手的),需提供裝備所有權轉移證明材料和發票原件。

六、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專業資質人員要求

1、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專業 甲級 資質要求如下:

人員規模:共40人,其中測繪專業高級工程師4人、中級工程師7人、初級工程師13人,測繪相關專業16人

2、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專業 乙級 資質要求如下:

人員規模:共6人,其中測繪專業中級工程師2人、初級工程師2人,測繪相關專業2人

七、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專業承擔范圍:

甲級業務范圍: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籍測繪、房產測繪、海域權屬測繪等不動產測繪,不動產測繪監理

乙級作業限制范圍:不得從事國界線測繪、規劃許可證載單棟建筑10萬平方米及以上的房產測繪

八、關于技術人員要求:

1、專業技術人員包括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和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具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不得 *** ,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具有測繪專業職稱,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具有測繪相關專業學歷或職稱。用于申請甲、乙級測繪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中,退休的專業技術人員分別不得超過2人、1人。

2、 測繪專業 是指大地測量、工程測量、攝影測量、遙感、地圖制圖、地理信息、地籍測繪、測繪工程、礦山測量、海洋測繪、導航工程、土地管理、地理國情監測等專業。

測繪相關專業 是指地理、地質、工程勘察、資源勘查、土木、建筑、規劃、市政、水利、電力、道橋、工民建、海洋、計算機、軟件、電子、信息、通信、物聯網、統計、生態、印刷、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保密、檔案等專業。

3、本標準規定的專業技術人員數量為更低要求。高級別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沖抵低級別測繪專業技術人員,測繪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沖抵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

九、申請流程:

準備好上述材料之后,我們就可以開始申請資質了。現在全國的測繪資質申請都是統一網上申報,在統一的網址:全國測繪資質管理信息系統(試運行)

提交申請后就來到審批流程,具體規定:

(一)申請材料齊全并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決定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書;

(二)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五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單位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三)申請事項依法不屬于本審批機關職責范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申請單位向有關審批機關申請。

(四)審批機關自受理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批準測繪資質的書面決定。

(五)因特殊情況在十五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審批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十個工作日,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單位。

(六)審批機關作出批準測繪資質決定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向申請單位頒發測繪資質證書;審批機關作出不予批準測繪資質決定的,應當說明理由,并告知申請單位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測繪資質分級標準

《測繪資質分類分級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辦公廳修訂發布測繪資質單位勘界依據的標準測繪資質單位勘界依據,重新對測繪資質管理作出政策規定。一、本標準分為通用標準、專業標準兩部分。凡申請測繪資質測繪資質單位勘界依據的單位測繪資質單位勘界依據,應當有法人資格,并同時達到通用標準和所申請專業類別的專業標準要求。

取得乙級測繪資質的測繪單位應在專業標準規定的作業限制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甲級測繪資質無作業范圍限制。

二、申請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的原件掃描件,并對申請材料實質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一)法人資格證書。

(二)符合專業標準規定的專業技術人員身份證及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材料,退休的專業技術人員的退休材料和勞務合同;測繪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歷證書和職稱證書,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歷證書或職稱證書。

(三)符合專業標準規定的技術裝備的所有權材料。

(四)符合通用標準規定的材料。

(五)申請甲級測繪資質的,應當提供符合專業標準規定的測繪業績材料。

三、對在本標準實施前測繪單位已有的用于申請測繪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在不離開本單位的前提下,實行“老人老辦法”,原有專業和職稱等級繼續有效。沒有測繪專業高級職稱的注冊測繪師可以計入中級測繪專業技術人員。

測繪資質分類分級標準

測繪資質改革方案也是歷史上首次經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改革整體呈現出“層級高、主動性強、力度大”的特點。這次測繪資質改革堅持“改革創新、連續穩定、強化安全”的原則,重點從減少 *** 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減輕企業負擔、強化地理信息安全等方面進行測繪資質單位勘界依據了改革,新政策主要有以下變化:

一是壓減資質類別等級。將現行測繪資質等級由四級減少為甲、乙兩級,取消現行10個專業類別下設的55個子項,將子項內容整合至對應的專業類別中測繪資質單位勘界依據;改革后,測繪資質類別、等級總數由138項壓減至20項,壓減幅度達85.5%。

二是下放大部分甲級測繪資質審批權限。此次改革后,自然資源部只保留導航電子地圖 *** 甲級測繪資質審批,其余9個專業類別的甲級測繪資質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三是優化審批流程。在審批程序上,引入公開申請信息、第三方機構技術性審查、必要時實地核查或專家評議、審批機關內部會審等方式,以監督制約審批權力,更好保障申請材料真實性。同時,將審批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

拓展資料:四是合理降低準入門檻。

之一,取消辦公場所、地圖安全審校人員、無人機操控技術人員等沒有法定依據的前置考核條件。

第二,突出測繪資質專業性,對測繪專業技術人員重新明確結構,降低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要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之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專業類別和作業限制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之一條 為了規范測繪資質管理,維護測繪市場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凡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必須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第三條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其中,甲級測繪資質包括甲(特)級和甲級。

各等級測繪資質的具體條件和作業限額由《測繪資質分級標準》規定(見附件)。第四條 測繪資質審查實行分級管理。

國家測繪局為甲級測繪資質審查機關,負責甲級測繪資質的受理、審查和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為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審查機關,負責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受理、審查和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地方性法規或規章,委托市(地)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承擔本行政區域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的受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和管理。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軍事測繪單位的測繪資質審查。第五條 測繪業務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海洋測繪(含港口和內陸水域測量)。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有《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二)有《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規定的相應的儀器設備和設施;

(三)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四)獨立的法人單位,并有固定的住所。第七條 申請甲級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向國家測繪局提出申請,也可以由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將其申請轉報國家測繪局。

申請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向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也可以由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市(地)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將其申請轉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第八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原件或復印件):

(一)符合國家測繪局規定樣式的《測繪資質申請表》一式四份;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三)法定代表人的簡歷及任命或聘任文件;

(四)符合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證書、任命或聘用文件、合同、畢業證書、身份證;

(五)當年單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名冊;

(六)符合規定數量的儀器設備的證明材料;

(七)測繪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的證明文件;

(八)單位住所證明;

(九)可以反映本單位技術水平的測繪成果證明材料;

(十)應當提供的其他材料。第九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如實提交有關材料,并對其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第十條 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形式的,受理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后5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單位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申請材料齊全、符合規定形式的,或者申請單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其申請。否則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第十一條 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對申請單位所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由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或其委托的下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核查。第十二條 對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20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測繪資質審查機關領導批準,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單位。

申請單位符合法定條件的,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作出予以批準的書面決定,并于作出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申請單位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測繪資質審查機關作出不予批準的決定,應當向申請單位說明理由。第十三條 《測繪資質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其式樣由國家測繪局統一規定,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測繪資質證書》編號形式為:等級+測資字+省、自治區、直轄市編號+順序號。

民政部、國家土地管理局、國家測繪局關于印發《省級行政區域界線勘界測繪技術規定(試行)》的通知

之一章 總則一、勘界測繪工作測繪資質單位勘界依據的性質

勘界測繪是在確定界線實際走向以后測繪資質單位勘界依據,在實地埋設界樁,測定界樁點位,測繪邊界地形圖,并在地形圖上表述邊界線走向等工作。

勘界測繪必須在兩省聯合勘界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民政、土地、測繪部門密切配合,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二、測繪資料的使用

勘界測繪應盡量利用現勢性強的測繪成果。為便于外業調繪工作,保證調繪的準確性,可以采用大比例尺的地形圖作為工作底圖,也可同時利用航攝像片輔助進行調繪。邊界線調繪成果要按規定轉繪到1∶5萬或1∶10萬地形圖上,形成邊界地形圖。界樁點坐標測定的起算點,一般應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的成果。鑒于現有成果資料還屬于1954北京坐標系,因此目前仍可采用現有成果資料進行工作,坐標系問題,待編纂界線詳圖集時統一處理。三、界樁上省、自治區、直轄市名稱只注專名問題

《技術規定》第六條規定,界樁上省、自治區、直轄市名稱只注專名,主要是因界樁規格限制,并考慮與國界界樁成比例。四、界樁點平面位置的測定精度和密度

對界樁點平面位置的測定精度要求,《技術規定》是在考慮實際需要和現實可能的條件下提出的,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使坐標測定精度高一些。

在制定測繪技術方案時,應充分分析現有控制點成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以實測辦法確定界樁位置。實際條件困難,如三角點破壞,地形比高超過500米,界樁點海拔超過3000米,界樁點地處荒漠等,也可在大比例尺地形圖上量取,其量取精度雖未規定,但應保證圖上量取精度,并盡量采用比例尺大的地形圖。

界樁點的密度盡量減少,以能控制邊界線基本走向為原則,這一方面考慮到實際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考慮條件的許可。第二章 界樁的埋設與測定第五條 界樁的類型與規格

界樁是邊界的永久性標志,由界碑和底座組成。界碑一般用鋼筋混凝土預制成型,在有條件的地區也可用花崗石、大理石等堅硬石料鑿制成型;底座可在現場用鋼筋混凝土澆灌,要求界碑底部露出四根約10厘米長鋼筋,以保證界碑和底座結合為一整體。界樁類型分為:三面大型、雙面大型、雙面小型和簡易四種類型。

界樁的類型及規格見附件一。第六條 界樁的書寫與編號

(一)界樁的書寫

界碑寬面的正反兩面,自上而下書寫(雕刻字或模壓)省、自治區(內蒙古、廣西、 *** 、新疆四自治區在其漢字下加注自治區通用民族文字)、直轄市的名稱、界樁編號、國務院(豎立之意)、豎立時間等文字。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名稱只用專名,省略通名。例如:陜西省只注“陜西”,寧夏 *** 自治區只注“寧夏”。

(二)界樁編號

界樁編號的 *** :一般由邊界線的西端點向東或由北端點向南用 *** 數字1、2、3……為序進行編號。端點界樁的編號以先勘定的一條邊界線的編號為準。

在已立界樁之間插豎的新樁,其編號是在上一個原有界樁號后括注數字序號,例如:7(1),7(2),11(1)等。

同號雙立或三立的界樁編號,是在該樁號后標注A、B或C,例如:2A、2B,7(1)A、7(1)B、7(1)C等。

界樁編號示意圖見附件二。

(三)界樁上書寫的文、數字,其字體、字大見附件一。字的筆劃的劃刻深度不淺于0.5厘米,并涂以紅漆。第七條 界樁位置的選定和埋設

(一)界樁位置的選定

界樁的位置一般應選在實地地貌不易辨別的邊界線轉折處,過境道路與邊界線相交處,山口、鞍部和平緩的山頂處,界河、界路等線狀地物的起迄處。其埋設地點應選在地基穩定并有利于界樁保護的地方。

(二)界樁類型的選擇

三省邊界線交會點豎立三面大型界樁;邊界重要地點豎立雙面大型界樁;一般地點豎立雙面小型界樁;在交通不便而地形又明確的地點(如山口、山頂),可樹立簡易界樁。同號雙立界樁豎立在界河的兩岸,并需測量每一樁點至雙立界樁連線與邊界線交點的距離;同時三立界樁豎立在界河的交叉口岸,并需測量每一樁點至邊界線在該交叉口處轉折點的距離。上述測量數據要記載在界樁登記表的界樁位置說明欄內。

(三)界樁的埋設 埋設界樁前,先將坑底(坑底土層松軟時應填沙石)搗固、夯實,然后再現場澆灌底座并將界碑灌鑄一體。埋設深度一般為0.5米,應以實地地基情況埋設牢固為原則。

(四)界樁的密度

界樁樹立的密度,以能控制邊界線的基本走向為原則,盡量少樹,由雙方視邊界線地形情況實地商定。

測繪資質管理辦法

測繪資質管理辦法有以下內容:

第①條為了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規范測繪資質許可行為,維護測繪市場秩序,促進測繪行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本規定。

第②條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申請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

第③條國家測繪局負責全國測繪資質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④條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測繪資質的業務范圍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 *** 、互聯網地圖服務。測繪資質各個業務范圍的等級劃分及其考核條件由《測繪資質分級標準》規定。

為進一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新修改的《測繪資質管理辦法》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拓展資料:資質要求有哪些?

(一)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技術人員;

(三)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適應的儀器設備;

(四)有健全的技術、質量確保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五)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適應的保密管理制度及設施;

(六)有滿足測繪活動需要的辦公場所。

法律依據:《測繪資質管理辦法》之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專業類別和作業限制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