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市2014年125號文件是什么

《諸暨市農村村民建房指標分配管理辦法》 (市 委辦〔2014〕125 號)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之一章總 則

之一條 為全面規范全市農村村民建房指標分配及管理工作,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農村村民建房指標,是指市 *** 根據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和農民建房需求情況等,單列一定額度、專項用于農村村民建房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具體以當年度指標下達文件為準。

第三條 農村村民建房指標的分配和管理應嚴格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宅基地指標分配和管理過程中的違法違規分配情況進行投訴或舉報。國土資源局、規劃局是全市農村村民建房指標分配管理的監管單位,應當設立投訴舉報 *** ,接受公眾監督。

第二章 建立農村村民建房指標分配對象動態管理機制

第四條 農村村民建房指標分配對象,原則確定在城西工業新城一級規劃管理區、城東新城和城南國際商貿城規劃區等重點建設區以及風景名勝區核心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地質災害高易發區、生態敏感區等禁止建設區之外的無房戶、危房戶、受災戶、困難戶等住房困難農戶。

第五條 全市的農村住房困難農戶由國土資源局牽頭、各鎮鄉(街道)為主進行調查和匯總,市 *** 將及時組織國土、規劃、建管、農辦、 *** 等相關部門審核確定住房困難的對象,在市主要媒體公示無異議后,建立《全市農村住房困難農戶管理數據庫》,并實行動態管理。

《全市農村住房困難農戶管理數據庫》每兩年更新一次,并及時向全社會公布。

第六條 申請使用耕地建房的,原則上申請建房面積為100平方米/戶,更高不得超過120平方米/戶;申請使用耕地以外其他土地建房的,原則上申請建房面積為120平方米/戶,使用建設用地的更高不得超過140平方米/戶。

家庭在冊人口三人以下(含三人)的農戶,申請建房面積不得超過100平方米。

第三章 建立農村村民建房指標公平分配機制

第七條 年度農村村民建房指標的分配應嚴格按照“市分配到鎮級、鎮級分配到村級、村級落實到具體建房農戶”的方式進行。各鎮鄉(街道)在制定具體分村分配方案時,可以考慮各行政村(社區、居委會)土地管理秩序及'無違建'創建進度等重點工作落實情況,允許根據具體執行情況適當傾斜。如有違法違規建筑沒有處置到位的,暫停分配農民建房指標。

第八條 各鎮鄉(街道)要積極督促指導各行政村(社區、居委會)做好農村村民建房指標的落實工作,具體應把握以下原則:

(一)年度下達的農村村民建房指標只能落實在最終公示明確的《全市農村住房困難農戶管理數據庫》中的建房農戶,面積按照本辦法第六條確定的限額標準執行。各鎮鄉(街道)要嚴格審查,發現對范圍外的農戶落實指標或者無正當理由超過限額標準落實的,應限期糾正或直接調劑。

(二)各行政村(社區、居委會)在落實具體建房農戶時要采取'隨機搖號'方式產生,嚴禁采用有償拍賣等方式確定建房農戶。落實年度建房指標的農戶及相關情況應在村務公開欄中公示7天,有異議的要及時調查處理,否則不得上報。

今年確實由于歷史原因需要優先解決的,由涉及行政村(居委會、社區)審查申請,鎮鄉(街道)審核把關,國土部門匯總并統一報市 *** 批準后單獨解決,以后一律公開搖號產生。

第四章 建立農村村民建房指標退出機制

第九條 對于隨機搖號取得建房指標的農戶,如果在村公示期間有群眾舉報的,鎮鄉(街道)應在之一時間派員調查核實,如果發現有指標取得方式不公、農戶資格不實等問題的,一律取消指標取得資格,并由行政村(社區、居委會)按程序重新確定新的指標分配對象。

第十條 全面實施預放樣和預開工制度。凡是分配落實了年度建房指標且經公示后沒有異議的行政村(社區、居委會),經申請,鎮鄉(街道)應及時組織駐村干部、城建辦、國土、規劃等相關站(所)、村級主職干部及有資質的測繪單位等相關人員,對落實了建房指標的宅基地在10個工作日內進行定樁放樣,并督促其在15天內開工建設。待其順利開工建設后,鎮鄉(街道)再行開展農用地轉用組件申報工作。若因地塊政策處理、資金不到位等原因,建房農戶不能在定樁放樣后15天內開工建設的,取消該農戶當年度的建房指標,由行政村(社區、居委會)按程序重新確定新的指標分配對象。

第五章 工作職責和責任追究

第十一條 市 *** 每年組織國土、規劃和城管執法等單位成立聯合督查工作組,對各鎮鄉(街道)農村宅基地指標分配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督查,并對有關情況進行通報。

各鎮鄉(街道)負責轄區內住房困難群眾調查摸底和宅基地指標分配工作,嚴格按照本辦法有關要求和程序開展住房困難群眾調查和宅基地分配工作,確保調查成果“真實、合理、可行”,確保分配機制“公平、公開、公正”。

國土資源局加強對年度農村宅基地指標分配工作的業務指導,認真審核、嚴格把關,發現問題,及時核查并督促限期糾正。

第十二條 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因謊報或瞞報困難群眾實際情況導致調查摸底結果不實的;(2)分配時暗箱操作、實施有償拍賣方式落實建房農戶等情形,導致宅基地指標分配不公的;(3)鎮鄉(街道)監管缺位,出現黨員干部騙取宅基地指標等弄虛作假情形的;(4)明顯違反本辦法精神的其他情形。每查實一起,扣減該鎮鄉(街道)次年建房指標一個,一年內查實五起(含五起)以上的,暫停該鎮鄉(街道)下一年度農民建房審批工作。

同時,實行以下責任追究:

(一)取消該農戶當年度建房指標及三年內的建房指標申請資格。

(二)村主職干部實行免職(停職)處理。

(三)鎮鄉(街道)駐村干部處以書面效能告誡6個月及以上處分;包村領導、分管領導等相關責任人處以書面效能告誡3個月及以上處分。情節嚴重的,移交市紀委(監察局)追究黨紀政紀責任,直至開除;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國土部門未及時發現被舉報后查實的,聯片土管員處以效能告誡6個月及以上責任追究;基層國土所及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處以效能告誡3個月及以上責任追究;分管領導處以通報批評及以上責任追究;三次舉報被查實的,局長處以通報批評及以上責任追究。情節嚴重的,移交市紀委(監察局)追究黨紀政紀責任,直至開除。

諸暨市農民建房審批及監管實施辦法

之一章 總 則

之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農民建房審批、監管及驗收工作,特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范圍內的農村村民使用本行政村(社區、居委會)集體土地審批住宅房屋及批后監管、驗收等工作,具體應嚴格按照以下原則。

(一)建房條件及標準應嚴格按照“拆舊建新、一戶一宅、限額用地”的原則。

(二)建房審批應堅持“農戶申請、村級審查、鄉鎮審批、市管轉用”的原則。

(三)住房規劃設計應堅持“統一規劃、統一外觀設計、風格相協調”的原則。

(四)建房監管應嚴格按照“ *** 牽頭、鎮村為主、嚴格問責”的原則。

第三條 國土行政主管部門牽頭負責農民建房審批的業務指導、建房指標管理、農用地轉用申報的匯總和組件、相關業務報備等具體業務工作;根據市 *** 統一部署,定期組織有關部門對鎮鄉(街道)農民建房的指標分配、審批及批后監管責任落實情況等進行督查。

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城區三環線以內及店口鎮、楓橋鎮、次塢鎮、璜山鎮、五泄鎮、牌頭鎮等六個中心鎮規劃控制區范圍內的村莊規劃及居住點規劃審批;負責全市居住點規劃、村莊規劃及農民建房規劃審批的業務指導及監督管理等工作。

鎮鄉(街道)牽頭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民建房指標分配及落實、建房農戶資格審查、農用地轉用組件上報、居住點規劃和村莊規劃(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區域除外)的審批及農民建房規劃選址審批、農民建房放樣、供地及批后監管等涉及農民建房審批及監管具體工作。

行政村(居委會、社區)具體負責本行政村(社區)范圍內建房指標的分配落實、建房農戶資格的審查并對真實性負責、建房地塊的落實及政策處理、批后建房實施情況的監管以及應拆未拆舊房的代管和綜合開發利用等具體工作。

公安、民政、建設、林業、水利水電、交通、供電、環保、旅游、文化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各自工作職責,協助鎮鄉(街道)對建房農戶的相關情況進行審核或審批。

第四條 鼓勵鎮鄉(街道)和行政村(社區、居委會)通過有償收購、調劑等方式,整村或成片利用轄區內存量建設用地重新規劃用于農民建房。鼓勵鎮鄉(街道)和行政村(社區、居委會)充分利用符合建房條件的低丘緩坡等非耕地資源安排農民建房,探索“坡地村鎮”建設。鼓勵農村村民采用聯建房、就地公寓式住宅、進城置換公寓房等方式解決住房問題。鼓勵鎮鄉(街道)研究探索到中心村或集鎮集中解決住房困難問題。

允許獨立危舊房未經四鄰同意即可向鎮鄉(街道)申請原拆原建;如因戶內人口增加,需要相應增加占地面積或層高,在符合采光、間距等相關強制性技術規定的前提下,也可未經四鄰同意報鎮鄉(街道)審批。

第五條 規劃、國土等相關部門要積極會同鎮鄉(街道),探索研究中心城區住房困難群眾住房解決方式,鼓勵進城置換公寓房、經濟適用房等方式解決農民住房問題。

第六條 農民建房審批及監管過程中,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向農戶收取法律法規規定之外的費用,依法應當收取的費用,必須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核準收費項目和標準執行。

第二章 規劃管理及審批

第七條 根據《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的農民建房,不再編制村莊規劃,用地布局嚴格按照城鎮總體規劃,以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依據編制居住點建設規劃。

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外的農民建房,應當編制村莊規劃。村莊規劃期限一般為五年,各鎮鄉(街道)應根據村鎮發展要求適時進行修編。

第八條 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編制符合諸暨山水特點及人文特色、并能滿足廣大農民生產生活發展要求的《諸暨市農村住宅設計圖集》,免費給建房戶使用,設計深度應符合規劃許可審批要求。

鎮鄉(街道)按照各地實際,從《諸暨市農村住宅設計圖集》的各種風格中選擇3-5種符合本鎮鄉(街道)山水特色和自然風貌的建筑方案,作為轄區內農民建房的建筑樣本,免費提供給各行政村(社區、居委會)。建房農戶可根據家庭實際需要,優化內部設計。

各行政村(社區、居委會)只能在鎮鄉(街道)確定的建筑方案中挑選1-2種立面色彩、風格相近的建筑方案,作為本行政村(社區、居委會)今后所有農民建房的建筑方案。行政村(社區、居委會)選擇建筑方案時,必須通過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原則上每個新規劃居住點(即原新農村規劃中的啟動地塊)的建筑方案只能選擇一種。

各行政村(社區、居委會)也可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本村(社區)建筑方案,但必須符合已確定的建筑風格(色彩、風格相近),并經鎮鄉(街道)同意后才能實施。

第九條 城鎮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的農民建房按“兩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進行審批,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外的農民建房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進行審批。上述許可證均由所在鎮鄉(街道)審批及核發。

第三章 農用地轉用審批管理

第十條 農民建房地類的確認以第二次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為準,如第二次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所示地類為農用地或未利用地的,需要先行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第十一條 全面實施預放樣和預開工制度。對符合建房申請和審批條件、落實了年度建房指標且經公示無異議的建房農戶,實行預放樣和預開工制度。對于無法實施預放樣或預放樣后無法在規定時間內開工建設的,不予辦理農用地轉用或供地審批手續,落實的建房指標按規定調劑給其他符合要求的建房農戶使用。

第十二條 申請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或局部修改條件。

(二)符合城鎮及村莊規劃。

(三)已經取得年度農村村民建房指標。

(四)不屬于地質災害高易發區、生態敏感區、風景名勝區核心區、文物保護區等其他禁止建房區域。

(五)其他必須符合的有關規定。

第十三條 農民建房涉及的農用地轉用辦理,按照農戶及村級提供資料、鎮級審查匯總、國土資源局組件申報、市 *** 審批的方式進行。

第四章 供地審批及管理

第十四條 已經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或使用本行政村(社區、居委會)集體建設用地的農民建房供地審批手續,由所屬鎮鄉(街道)負責辦理。農民建房供地審批資料由申請建房農戶提供,鎮鄉(街道)、行政村及規劃等相關部門應全力配合,確保資料及時和完整。

第十五條 建房農戶申請辦理供地審批手續前,原有房屋應嚴格按照“一戶一宅、拆舊建新”的原則和本辦法有關規定處置到位,否則鎮鄉(街道)不予受理。

申請建房農戶原有住房可以拆除的,在申請辦理供地審批前必須自行拆除,依法注銷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并將土地無償退還給本村集體經濟組織。確因房屋結構或文物保護等原因不能拆除的,經市 *** 相關部門、所在鎮鄉(街道)和行政村(社區、居委會)認定后,可以暫時保留房屋,但應在規定期限內騰空房屋后交付本村集體經濟組織代管(使用),并依法注銷土地使用權和房產證。

第五章 批后實施及監管

第十六條 各鎮鄉(街道)為農民建房監管主體責任單位,要嚴格按照《諸暨市人民 *** 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建房監管工作的通知》(諸政發〔2013〕20號)有關規定,切實擔負起農民建房日常巡查、監管和驗收工作,同時要及時設立公開舉報 *** 和舉報箱,對新發生的農民建房違法違規行為,應在15個工作日內發現,并及時組織國土、規劃、城管執法等相關人員采取有效措施,在30個工作日內處置到位。

第十七條 建房農戶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設計圖紙施工,遵守施工操作規范,并依法對施工質量和安全承擔相應責任。

第十八條 建房完畢后,鎮鄉(街道)應在10個工作日內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竣工復核驗收,驗收合格的,出具相關證明材料。建房農戶憑證明材料方可申請辦理集體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否則不予受理。

第六章 責任追究

第十九條 農村村民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占用土地建住房的,鎮鄉(街道)及有關執法部門應責令其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逾期不拆除的,依法 *** 。

超過本辦法規定的建房用地標準,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由鎮鄉(街道)及有關執法部門責令其停止建設,限期改正。

第二十條 違反城鎮及村莊規劃進行建設的,由鎮鄉(街道)責令其停止建設,限期改正或依法拆除。

第二十一條 凡是在農民建房審查、審核、放樣、審批、批后監管及驗收過程中有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行為,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按照如下方式實施追責:

村主職干部予以免職(停職)處理;鎮鄉(街道)駐村干部處以書面效能告誡6個月及以上責任追究;包村領導、分管領導處以書面效能告誡3個月及以上責任追究;規劃、國土相關站(所)工作人員及負責人處以通報批評及以上責任追究。情節嚴重的,移交市紀委(監察局)予以黨紀政紀處分,直至開除;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 以偽造戶口、隱瞞舊房、提供虛假審批資料等方式騙取批準建房的,注銷建房批準文件,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法律法規對農民建房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銀杏有什么用啊

銀杏木材,不翹不裂不變形,加之木紋美麗,容易加工,膠著力大,握釘力強,是木刻、高級文具、圖板、風琴鍵盤、高檔家俱的優質用材。在工業生產上,銀杏木材最適合 *** X射線機的濾光板、紡織印染棍、翻砂機模以及脫胎漆器的木模、膠合板的面板等,也是貴重家倶及豪華建筑室內裝修之良材。銀杏產區的群眾,特別喜愛選用銀杏木 *** 家倶。開封相國寺內的“千手千眼佛”就是用銀杏木雕刻而成的。宋代皇帝的坐椅,元代大臣上朝時手持的朝笏,也是由銀杏木所作,寓意千秋不衰。

1958年營建人民大會堂時,就曾從浙江省諸暨市采運了不少銀杏木材。市場上的銀杏木材,其價格比杉木高出5—10倍,一些廠家,有時還以斤兩為準來收購銀杏木材,可見其多么珍貴。

銀杏木材的邊材和心材區別明顯。邊材寬3—9厘米,橫斷面邊材淡黃色或淺紅色,縱斷面黃白色。心材因積聚草酸鈣結晶等,變成黃褐色或紅褐色。加工后,表面有光澤。新切面具銀杏所特有的臭味。這種臭味也與木材細胞的內含物有關。

銀杏木材比重較輕,每立方厘米約0.45—0.53克,只有水的一半左右。徑向干縮率16.9%,弦向干縮率23.0%,不到容易開裂的櫟木的一半。受沖擊時,每平方厘米要加力0.334千克以上才折斷。端面每平方厘米要受力431千克才會受損。每平方厘米受力9.5—12.3千克才能劈開。這些性狀都明顯優于泡桐和杉木。

銀杏木材的優良特性,與其木材的解剖構造直接有關。銀杏木材中只見管胞,不見導管;管胞的大小也不一致,弦徑30—40微米,更大60微米。管胞的排列又不整齊,所以,干縮時不會產生上下直通的裂縫或某些與方向有關的收縮不一致性而產生的翹裂。與此同時,銀杏木材中,沒有樹脂道組織,也無軸向薄壁細胞,這種結構使其干縮時體積變化較小。銀杏木材的射線組織不發達,數量少而小,每毫米木材長僅見2—5根,且只有一層細胞組成,射線薄壁細胞與早材管胞交叉場紋孔與杉木相似,使其在木材的橫斷面上也不易形成裂縫。

銀杏木材的許多細胞內含有草酸鈣結晶晶簇。它可以抑制某些腐生菌的活動,所以,本身具防腐作用。只是其抗白蟻蛀食的能力較差(3級),木材室外完好值為82%,室內完好值只有45%。這可能與銀杏木材含有大量甘露聚醣(7.06%)和半乳聚醣(1.87%),白蟻喜食有關。

我國民間有些人將銀杏樹奉作神樹,他們只種銀杏,不砍大樹,他們經常把標有孩子出生年、月、日的木牌、紙片懸掛于樹干,以表達讓孩子也能像銀杏樹一樣長壽的愿望。但因其材性優良,所以盜伐銀杏的事件也時有發生。現實生活中,一般人只是利用現有銀杏樹的木材。由于銀杏壽命很長,材積的旺盛生長期可以維持100多年,輪伐期很長,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國真正為經營銀杏木材而進行造林的先例也實在難于尋覓。

諸暨到歷史

1.諸暨的歷史淵源

老鄉? 諸暨之境,為我國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

史傳: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諸侯,駐蹕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為“諸暨”,意即天下諸侯到達駐留議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無余于越,諸暨屬越。

至春秋時,越國先后建都于境內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吳越之爭中,越王勾踐曾以境內勾乘山為休養生息、圖謀復國之所。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越地置會稽郡,設諸暨縣。西漢時,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

新始建國年間,更名疏虜。東漢建武初,復原名。

東漢興平二年(195),分部分地入豐安、漢寧二縣。三國吳時,改漢寧為吳寧。

西晉屬會稽郡。東晉屬會稽國。

南朝復屬會稽郡。隋文帝開皇中,屬吳州。

九年(589),吳寧縣廢,原諸暨地復歸諸暨。大業中,仍屬會稽郡。

唐時,屬會稽郡及越州。高宗儀鳳二年(677),劃諸暨、會稽部分地置永興縣。

武后垂拱二年(686),復分諸暨縣之吳寧故地入東陽縣。光啟三年(887),諸暨改稱暨陽。

五代屬吳越國越州東府。吳越王天寶三年(910),復名諸暨。

宋初,屬兩浙東路越州。南宋紹興元年(1131),屬紹興府。

孝宗乾道八年(1172),分東北10鄉置義安縣,治今楓橋。淳熙元年(1174),廢義安,其地復入諸暨。

元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紹興路。成宗元貞元年(1295),升為諸暨州。

至正十九年(1359),改名諸全州。二十六年,降州為縣,仍復舊名。

明、清時,均屬紹興府。 民國元年(1912)廢府,直屬浙江省。

民國3年省下設道,諸暨屬會稽道。16年廢道,直屬浙江省。

民國24年9月至37年4月,屬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區;37年4月至38年,屬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6日諸暨解放,至6月22日,諸暨屬 *** 蕭紹諸杭臨時委員會管轄。

6月13日~11月16日,歸第十專署管轄。其后,諸暨屬紹興專區。

1952年1月,紹興專區撤銷,直屬浙江省。1953年2月,劃歸金華專區。

1957年9月,劃歸寧波專區。1964年9月,復屬紹興專區。

1968年5月,屬紹興地區。1983年7月起,屬紹興市。

1989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諸暨縣,設立諸暨市,由紹興市代管。

2.諸暨的歷史淵源

諸暨市

*** ,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諸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浙江省諸暨市 面積 2311平方千米

人口 105萬人

行政級別 縣級市

郵政編碼 311800

*** 區號 0575

諸暨位於浙江東部偏北,為紹興市下轄縣級市,曾稱暨陽縣。為越國古都,是西施的故鄉,縣治所在城關鎮有西施殿、古城門等古跡。同時因盛產珍珠,號稱「珍珠之鄉,西施故里」。市人民 *** 駐暨陽街道紅旗路26號。

目錄 [隱藏]

1 地理

2 行政區劃

3 歷史

4 經濟

4.1 資源

5 文化與教育

5.1 人物

5.2 飲食

5.3 名勝古跡

6 外部連結

[編輯]

地理

地理上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東會稽山西麓、錢塘江流域中段,有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區——浣江?五泄風景區。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3個街道、23個鎮、2個鄉,16個社區、22個居民區、1301個行政村:

街道辦事處:暨陽街道、陶朱街道、浣東街道。

鎮:次塢鎮、店口鎮、阮市鎮、直埠鎮、江藻鎮、山下湖鎮、楓橋鎮、大唐鎮、趙家鎮、馬劍鎮、草塔鎮、牌頭鎮、同山鎮、安華鎮、街亭鎮、璜山鎮、里浦鎮、東白湖鎮、嶺北鎮、陳宅鎮、王家井鎮、應店街鎮、五泄鎮

3.諸暨是什么意思

諸暨之境,為我國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

史傳: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諸侯,駐蹕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為“諸暨”,意即天下諸侯到達駐留議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無余于越,諸暨屬越。

至春秋時,越國先后建都于境內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吳越之爭中,越王勾踐曾以境內勾乘山為休養生息、圖謀復國之所。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越地置會稽郡,設諸暨縣。西漢時,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

新始建國年間,更名疏虜。東漢建武初,復原名。

東漢興平二年(195),分部分地入豐安、漢寧二縣。三國吳時,改漢寧為吳寧。

西晉屬會稽郡。東晉屬會稽國。

南朝復屬會稽郡。隋文帝開皇中,屬吳州。

九年(589),吳寧縣廢,原諸暨地復歸諸暨。大業中,仍屬會稽郡。

唐時,屬會稽郡及越州。高宗儀鳳二年(677),劃諸暨、會稽部分地置永興縣。

武后垂拱二年(686),復分諸暨縣之吳寧故地入東陽縣。光啟三年(887),諸暨改稱暨陽。

五代屬吳越國越州東府。吳越王天寶三年(910),復名諸暨。

宋初,屬兩浙東路越州。南宋紹興元年(1131),屬紹興府。

孝宗乾道八年(1172),分東北10鄉置義安縣,治今楓橋。淳熙元年(1174),廢義安,其地復入諸暨。

元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紹興路。成宗元貞元年(1295),升為諸暨州。

至正十九年(1359),改名諸全州。二十六年,降州為縣,仍復舊名。

明、清時,均屬紹興府。 民國元年(1912)廢府,直屬浙江省。

民國3年省下設道,諸暨屬會稽道。16年廢道,直屬浙江省。

民國24年9月至37年4月,屬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區;37年4月至38年,屬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6日諸暨解放,至6月22日,諸暨屬 *** 蕭紹諸杭臨時委員會管轄。

6月13日~11月16日,歸第十專署管轄。其后,諸暨屬紹興專區。

1952年1月,紹興專區撤銷,直屬浙江省。1953年2月,劃歸金華專區。

1957年9月,劃歸寧波專區。1964年9月,復屬紹興專區。

1968年5月,屬紹興地區。1983年7月起,屬紹興市。

1989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諸暨縣,設立諸暨市,由紹興市代管。

4.諸暨古代叫什么

就叫諸暨 諸暨,為我國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

史傳: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諸侯,駐蹕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為"諸暨",意即天下諸侯到達駐留議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無余于越,諸暨屬越。

至春秋時,越國先后建都于境內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吳越之爭中,越王勾踐曾以境內勾乘山為休養生息、圖謀復國之所。

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為越國古都,西施故里,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縣,屬會稽郡,歷代未廢,是浙江省最古老的縣(市)之一,是中國于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遠在新石器時期,境內的次塢、東白湖、陳宅、璜山和浣東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

越王曾先后在境內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 諸暨文化昌盛,人杰地靈。

歷史上有為國獻身的絕代佳人西施,有王冕、陳洪綬、楊維楨等著名書畫家、文學家;近代更有不少志士仁人,涌現出俞秀松、張秋人、宣俠父等 *** 早期革命家;當代有趙忠堯、金善寶、毛漢禮等著名科學家。

5.諸暨古代叫什么

就叫諸暨 諸暨,為我國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史傳: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諸侯,駐蹕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為"諸暨",意即天下諸侯到達駐留議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無余于越,諸暨屬越。至春秋時,越國先后建都于境內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吳越之爭中,越王勾踐曾以境內勾乘山為休養生息、圖謀復國之所。

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為越國古都,西施故里,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縣,屬會稽郡,歷代未廢,是浙江省最古老的縣(市)之一,是中國于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遠在新石器時期,境內的次塢、東白湖、陳宅、璜山和浣東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后在境內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 諸暨文化昌盛,人杰地靈。歷史上有為國獻身的絕代佳人西施,有王冕、陳洪綬、楊維楨等著名書畫家、文學家;近代更有不少志士仁人,涌現出俞秀松、張秋人、宣俠父等 *** 早期革命家;當代有趙忠堯、金善寶、毛漢禮等著名科學家。

6.諸暨的名人故事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為詩人,畫家。他以畫梅著稱,尤工墨梅。王冕詩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存世畫跡有《三君子圖》、《墨梅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在小學課文《少年王冕》里寫到,他總是把好的留給母親,由此看出他也是一個孝子。后來王冕為躲避朝廷征聘,隱居會稽山中,得病去世。

姜漸,字羽儀,元、明間諸暨人。性情淡泊,氣度不凡。師從楊維禎,游學各地,識學俱增。

楊維禎輕不許人,但夸姜漸說:“異日當為吾門立赤幟也。”元至正末年,以兵變僑居吳(蘇州),與學士名流饒介、高啟、楊基、陳汝秩、宋忠、陳妝言等時常切磋詩文,唱和酬答,并尊為領袖。曾出任淮南行中書左右司都事,不久罷職歸。明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編纂禮樂史書,與上虞謝肅等應征修纂,拜太常博士。著《修學記》。

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鄰杭州,東接紹興,南臨義烏。諸暨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越國故地、西施故里,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設諸暨縣,屬會稽郡。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昔有錢塘名區之繁盛。中國百強縣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強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強市。

諸暨市在2013福布斯中國最富有的10個縣級市排名第2位。福布斯中國大陸更佳商業城市,是中國大陸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區域面積2311平方公里,下轄3個街道、24個鎮鄉,常住人口在115萬左右,是浙江省城鄉體系規劃和新型城市化“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環杭州灣城市群大城市培育對象。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超5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達到61.3%。 2014年,生產總值980.48億元,財政總收入109.54億元,綜合實力位居浙江省十強,境內山川秀麗,有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浣江-五泄風景區,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7.諸暨的歷史沿革

諸暨,為越國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無余于越,諸暨屬越。(史傳: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諸侯,駐蹕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為“諸暨”,意即天下諸侯到達駐留議事之所。)

春秋時屬越國,越王允常曾先后在境內埤中、大部、勾乘建都,子勾踐遷都會稽(今紹興)。故諸暨為越國古都早于紹興,諸暨為都時,紹興為諸暨屬地。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設會稽郡置諸暨縣,歷代未廢。據《元和郡縣志》:“縣有暨浦,諸山,因以為名。”

西漢時,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新莽時期,改名為疏虜。

東漢建武初,復原名。東漢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分部分地入豐安、漢寧二縣。

三國吳時,改漢寧為吳寧。西晉屬會稽郡。

東晉屬會稽國。南朝復屬會稽郡。

隋文帝開皇中,屬吳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吳寧縣廢,原諸暨地復歸諸暨。

隋大業,仍屬會稽郡。唐時,屬會稽郡及越州。

高宗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劃諸暨、會稽部分地置永興縣。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復分諸暨縣之吳寧故地入東陽縣。

光啟三年(公元887年),諸暨改稱暨陽。五代屬吳越國越州東府。

吳越王天寶三年(公元910年),復名諸暨。宋初,屬兩浙東路越州。

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屬紹興府。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分東北10鄉置義安縣,治今楓橋。

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廢義安,其地復入諸暨。元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紹興路。

成宗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升為諸暨州。1949年5月6日諸暨解放,至6月22日,諸暨屬 *** 蕭紹諸杭臨時委員會管轄。

6月歸第十專署管轄。其后,諸暨屬紹興專區。

1952年1月,紹興專區撤銷,直屬浙江省。1957年9月,劃歸寧波專區(駐地余姚)。

1964年9月,復屬紹興專區(駐地越城)。1968年5月,屬紹興地區。

1983年7月起,屬紹興市。1989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諸暨縣,設立諸暨市,由紹興市代管。

8.介紹紹興歷史

從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開始,紹興至今已有約7000年歷史。

越國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 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為中心建越國,成為春秋列國之一。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越地置會稽郡,轄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大部20余縣,治吳(今蘇州)。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會稽郡受督于揚州刺史部,時領26縣,在今浙江境內有18縣。

東漢永建四年(129),分會稽郡置吳郡,錢塘江以南仍為會稽郡,治山陰(今紹興)。晉太康二年(281),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

隋開皇九年(589)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同時并山陰、永興、上虞、始寧為會稽,并余姚、勤、鄮入句章縣,設吳州,治會稽縣,轄會稽、諸暨、剡、句章4縣。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廢吳,以原吳州境置越州,是為越州名稱之始,轄縣不變。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駐蹕越州,于翌年改元紹興,升越州為紹興府,是為紹興名稱之由來。

府治設山陰,轄山陰、會稽、諸暨、蕭山、余姚、上虞、嵊縣、新昌8縣。 民國元年(1912)2月,廢府,實行省、縣兩級制,原紹興府轄縣直屬浙江省。

24年,設紹興行政督察區,轄紹興、上虞、余姚、嵊縣、新昌、諸暨、蕭山7縣,專員公署駐紹興縣。25年,改紹興為第三行政督察區,轄縣不變。

37年,改名為第二行政督察區,轄14縣(改蕭山為省直屬,增轄鄞縣、慈溪、定海、鎮海、奉化、象山、寧海、四明8縣),專員公署駐余姚。 1949年5月7日紹興解放。

6月設浙江省第十專區,轄紹興市和紹興、上虞、嵊縣、新昌、諸暨、蕭山、會稽7縣。10月改為紹興專區。

1952年1月撤銷紹興專區,所轄市、縣分劃省 *** 直屬和寧波、金華專區。1964年9月復設紹興專區,轄紹興、上虞、嵊縣、新昌、諸暨5縣。

1968年5月改名為紹興地區,并成立紹興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9月改名為紹興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7月,撤銷紹興地區,設省轄紹興市至今,為全國68個省會和中心城市之一,被國家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9.諸暨怎么念

Zhū Jì 諸暨是越國古都,西施故里,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縣,歷代未廢,是浙江省最古老的縣(市)之一,是中國于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諸暨文化昌盛,人杰地靈。歷史上有為國獻身的絕代佳人西施,有王冕、陳洪綬、楊維楨等著名書畫家、文學家;近代更有不少志士仁人,涌現出俞秀松、張秋人、宣俠父等 *** 早期革命家;當代有趙忠堯、金善寶、毛漢禮等著名科學家。

諸暨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錢塘江流域中段,浙贛鐵路、杭金衢高速公路、金杭公路貫穿全境,距上海200公里,杭州90公里,蕭山國際機場60公里,諸暨至溫州永嘉、諸暨至紹興的高速公路正在興建,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全市區域面積2311平方公里,總人口105.59萬,現轄23個鎮、1個鄉、3個街道,1248個行政村,38個城鎮社區。

境內山川秀麗,有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浣江?五泄風景區,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200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24.66億元,同比增長14.6%,人均GDP達到3753美元。

實現財政總收入27.19億元,同比增長20.3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15億元,同比增長18.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0.64億元,同比增長34.6%。

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縣(市)第27位,比上年提升5位。諸暨先后被命名為“中國珍珠之鄉”、“中國襪業之鄉”、“中國香榧之鄉”、“中國無公害茶葉之鄉”、“中國名品襯衫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浙江省建筑之都”、浙江省首批“教育強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強市”、浙江省首批“體育強市”,榮獲 “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市”、“全國科技進步工作先進縣市”、“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市”、“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市”、“全國糧食生產工作先進縣市”、“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市”等稱號。

2005年、2006年,諸暨市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

諸暨哪里好玩的地方

諸暨好玩諸暨藝佳測繪資質的地方如下諸暨藝佳測繪資質

1、西施故里諸暨藝佳測繪資質

位于市中心,景區內除諸暨藝佳測繪資質了西施殿,還有中國歷代名媛館、范蠡祠、民俗館、鄭氏宗祠、購物一條街等依浣紗江逶迤排開。西施殿美侖美奐的西施殿坐落在苧籮山麓,浣紗江畔。

殿內聳立絕代佳人西施塑像,周圍有池、鄭旦紀念亭、先賢閣等景點。門前的浣紗之江、浣紗石、西施亭、書圣王羲之的“浣紗”真跡、棧橋、曲廊令您留戀忘返。

2、諸暨五泄:

在諸暨市西30公里群山之中。所謂“泄”,就是瀑布之意。瀑從五泄山巔的崇崖峻壁間飛流而下,折為五級,總稱“五泄溪”。五泄景區主要由五泄湖、桃源、東源和西源峽谷等四個景區組成。溪兩岸異峰怪石,爭奇競秀,有“72峰,36洞,25崖”,得崖壑飛瀑之勝。

3、諸暨華東國際珠寶城:

華東國際珠寶城位于世界著名的“中國珍珠之都”——浙江諸暨山下湖,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總規劃面積達120萬平方米。

是世界性的珍珠珠寶生產與加工中心,集散與物流中心,品牌展示與貿易中心,資金流通與商情發布中心,珠寶文化交流與商貿旅游購物中心。

4、東白湖千柱屋(斯宅村):

斯宅,其實是斯氏古民居建筑群的統稱,因位于浙江省諸暨市斯宅鄉斯宅村而得名,有清代民居建筑群14處,以斯盛居、發祥居和 *** 公別墅保存最為完好,更具代表性,是清代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建筑群,其中的斯盛居因規模宏大,有一千多根柱子而得名“千柱屋”。

5、裕昌號民間藝術館:

裕昌號始建于清代光緒年間,原址位于江南古鎮——楓橋,創辦者駱公成林。駱公后裔為振興祖業,保護越地古老文化,經數十年的不懈努力,征集了大量的明清家具、十里紅妝、牌匾字畫。

越繡銀器,竹藝鐋器及各種木雕、石雕、磚雕、銅飾等工藝品萬余件,充分顯示了古越大地優秀的文化遺產,無不滲透了民間藝人卓越的聰明才智,盡力展現了諸暨式家具和工藝品大氣精致的絢麗格調,成為多屆西湖博覽會的亮點。

紹興濱江華都小區周邊配套怎么樣?

濱江華都小區地址:諸暨市區諸暨市暨北路1號。

周邊直線1KM范圍內交通配套資源有(濱江華都,世紀花城南,世紀花城,沙埭蔣村,人民北路口,鼓山新村,春江花月,海亮學校,鼓山新村(人民北路),郭家農貿市場)等。

直線2KM范圍內教育資源有10個(步步升教育,浙美教育,天誠培訓,諸暨如二棋院,諸暨市智適應培訓中心有限公司,易道教育(諸暨校區),英華培訓,火火舞蹈藝術中心,斐凡教育培訓中心,智博教育)等。

周邊2KM醫療資源有8個,其中江北社區衛生服務站(春江路)距離小區572米,諸暨愛爾眼科醫院距離小區1058米,諸暨市中心醫院-行政綜合樓距離小區1170米,諸暨市婦幼保健院距離小區1173米,諸暨市婦幼保健指導中心距離小區1194米,諸暨市中心醫院距離小區1226米,杭州口腔醫院(諸暨分院)距離小區1721米,諸暨市中醫醫院距離小區1832米,為醫療需求提供保障。

濱江華都周邊商業配套有:(一米生活館,一百超市(濱江華都店),好易德生活超市,閩雄超市,諸暨曉明針車行,佳儀制冷,人民北路113號明春水果超市(鼓山店),一百超市(錦江店),一百超市(陶朱店),幗麗煙酒商行)等。

點擊查看更多:濱江華都小區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