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眾地圖與星云互聯的“牽手”,助力自動駕駛再發力

導語: 專訪,星云基返互聯聯合創始人兼COO石勇、晶眾地圖副總裁兼智能網聯地圖事業部COO楊柯,就晶眾高精地圖此次牽手星云互聯將 *** 雙方怎么樣的優勢展開合作?圍繞智能網聯網 汽車 、智慧城市以及車路協同等方面的具體合作將怎么樣展開?未來雙方還將繼續在哪些領域深度合作?等問題進行解答。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正文:自動駕駛的又一大事件,2019年9月16日,晶眾高精地圖與星云互聯簽署了戰略合作,星云互聯聯合創始人兼COO石勇、晶眾地圖副總裁兼智能網聯地圖事業部COO楊柯出席簽約儀式,雙方將圍繞智能網聯 汽車 、智慧城市及車路協同等多方面合

上海晶眾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眾地圖”)是一家高精地圖產品及服務提供商,也是晶眾股份的子公司,后者成立于2010年,在智慧城市方面有多年經驗,從2015年開始配合國內主機廠研發高精地圖。晶眾地圖成立于2018年,主要為整車廠、系統集成商、交通管理部門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智慧交通等方面提供高精地圖及相關解決方案。目前,晶眾地圖在北京、上海和無錫等地設有研發中心、數據生產中心和市場營銷中心。

今年5月,晶眾地圖拿到了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是國內第18家獲得該資質的公司。由于地理信息涉及國家安全,只有拿到“甲級資質”,才具備采集和 *** 厘米級精度車道級高精地圖、地下停車高精地圖的資質。

北京星云互聯 科技 有限公司(NEBULA-LINK.COM)是一家專注于車路協同技術領域,集研發、制造、銷售V2X產品、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智能網聯 汽車 技術和服務于一體的創新型中國高 科技 企業,在北京、上海和長沙設有研發中心及分支機構。

目前星云互聯已為國內多家智能網聯測試示范區、整車廠、自動駕駛企業及公共道路智慧交通升級建設提供方案支撐和產品落地應用,并且是中國V2X技術標準的主要貢獻者之一。星云互聯依托推出的智能車載終端V-Box、增強型車路協同路側系統T-Station、標準V2X協議棧軟件以及網聯云平臺X-Cloud等系列產品形成了車輛協同安全輔助駕駛(C-DAS)和車路協同交通主動控制整體解決方案,可有效支撐協作式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同時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件。

自2015年成立以來,星云互聯從一個致力于創新的研究型公司,發展成為智能網聯 汽車 與智慧交通領域產搏皮饑品與技術服務的成熟供應商。

專訪實錄:

在簽約儀式上焉知 汽車 專訪了星云互聯聯合創始人兼COO石勇、晶眾地圖副總裁兼智能網聯地圖事業部COO楊柯,兩位就合作內容作了詳細闡述。

之一個問題是,在此次的合作中雙方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什么樣的戰略考量促使了此次合作?

第二個問題是,在封閉園區這樣一個測試項目之后,未來會有哪些更多更深的合作?

第三個問題是,這樣一個方案的成本大概是多少?你們雙方各自的優勢在哪里?

楊柯(晶眾地圖): 之一點,首先晶眾是做高精度地圖的,聚焦在道路這一側,尤其是城市級高精度地圖是核心之一,還有就是在“停車” 這個場景。這次與星云的合作也握亮主要聚焦在道路上。

因為車路協同需要大量智能化及基礎設施的接入,比如說智能路側終端、智能車載終端以及路側感知系統等,這些車路協同的產品及軟件。晶眾不做,所以我們選擇結合并采用星云互聯的車路協同及智能網聯的系統產品,雙方高度互補的業務將發揮更大協同效應,給自動駕駛場景提供完整的“端-管-云”解決方案。

第二點,實際上我們目前的合作主要都聚焦在技術維度上。基于晶眾有高精度仿真的建模能力,尤其是三維高精度建模能力,結合晶眾高精度地圖低成本的優勢,一會我來回答一下成本問題,這樣的話就構成了一個立體的監控平臺級解決方案。

第三點,關于地圖成本,晶眾母公司成立伊始,主要聚焦在ITS智慧交通領域,這讓我們在交通領域積攢了大量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三維地圖建設能力和經驗,得益于我們在交通和地圖兩個板塊之間的協同效應,大大降低了城市道路的三維建圖成本。

戰略合作框架,晶眾和星云互聯已正式啟動V2X領域技術合作項目。我們將共同開展V2X云端數據監管系統解決方案的應用與展示,實現數十類V2X場景的數據集成與后臺監控功能開發。晶眾將提供高精度地圖,構建高自由度的智能網聯展示模型,且將作為子系統集成到星云互聯的智能網聯數據與監控管理中心。

石勇(星云互聯) :星云互聯主要聚焦在車路協同產品和方案的落地應用,產品包括智能車載終端、智能路側終端、路側感知、應用算法、V2X協議棧以及云平臺。我們和晶眾的合作是基于晶眾擁有三維地圖建模和地圖采集能力,雙方可以更大化優勢互補。

目前的車路云一體化協同是智能網聯 汽車 和智慧交通的發展趨勢,星云互聯擁有V2X智能路側和車載終端產品及算法,可以把路上的數據和車端、路端通訊數據匯總到云平臺上,借助晶眾的三位高精度地圖數據資源,可以更好的把車路協同應用場景呈現和展示出來,同時做更立體化的、顆粒度更細的監控及運行管理優化,這是雙方合作的一個切入點,也是發揮彼此優勢的空間。

關于雙方未來的合作的項目,星云互聯將和晶眾在車企研發能力構建、封閉測試區、城市開放道路、高速公路、仿真平臺構建等多個領域展開。

上面第三個問題關于成本方面,V2X硬件產品方面的成本主要受限于市場規模,未來大規模應用后會有顯著的下降。而現階段星云互聯和晶眾地圖的合作,形成一套V2X+高精度圖的整合方案,將有助于雙方降低在智能網聯 汽車 測試或者示范區項目中系統集成和部署方面的成本。

焉知 汽車 :請問楊總,晶眾的智能網聯 汽車 測試監控平臺在這次的合作中將會打通哪些數據?打通后將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楊柯: 在技術層面上來講,先完成5G基礎上的V2X數據之間的交換,具體的數據,一個是路邊感知層面的數據,尤其是三維高精度地圖之間數據要進行匹配和認證。

這里邊尤其是位置、感應,還有一些流媒體的數據,比如說我們監控設備里邊的一些視頻。在道路維度上來講,未來有一個命題實際上就叫做視頻融合,尤其是影音的這種視頻流就是監控過程當中,通過這些視頻展示在系統上面,這是之一階段,第二階段是把能監控的內容統統上圖通過系統展示出來,再一個就是設備里面帶有的,包括車流、交通流,仿真和模擬的過程數據都可以上這套監控系統。

在監控過程當中,它會有涉及到運營和決策這樣不同角色的介入,決策部門就提供了一個依據。

包括道路養護,包括視頻流在行業應用,包括一些交警行業,包括一些特種行業里邊都可以去使用,我指的是開放園區的。

對封閉園區來講,尤其是對車輛的狀態,車輛的位置等展示這個層面是全方位的。

這一些數據實際上本身是事件驅動型的數據,而事件驅動型的數據就需要有智能硬件作為載體來給它承載。包括比如說交通信號相關的、智能的、影音的。那么這一部分恰恰是星云互聯所具備的,它能完全都包裝在智能硬件里,然后按照規律傳輸,通過平臺在后端完成接收,它是通過這種長鏈接的技術把數據發到這個平臺上。

實際本質上來講是端到晶眾的平臺,端到后端星云互聯的平臺,而晶眾平臺跟星云互聯的平臺又打通了之間的關聯,這樣的話就構成了以高精度數據展示界面為載體,就是高精度三維地圖展示界面為載體的一整套關于監控的解決方案。

焉知 汽車 :請問星云互聯石總(石勇),星云互聯車載設備是采用通用的協議?還是企業內部私有協議?

石勇: V2X技術的應用離不開行業或者國家標準的制定,目前,由星云互聯深度參與編寫的《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 專用短程通信 第3部分: *** 層及應用層技術要求》已經作為國家標準頒布使用,這個標準已經能涵蓋十幾類V2X應用場景的數據交互需求。同時,星云互聯也在牽頭《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車用通信系統應用層及應用數據交互標準(第二階段)》的制定工作。所以目前星云互聯車載及路側設備所用的通信技術,都是符合上面提到這些標準的,可以和其他同樣符合標準的設備互聯互通。同時,星云互聯的產品也支持國際上一些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所頒布的V2X通信協議標準。

焉知 汽車 :我們都知道V2X大多講的是通信系統,那么這里面所產生的數據是歸誰所有?

石勇: V2X或者說車路協同系統是一個復雜系統,這里面產生的數據實際上是有很多類,歸屬方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地圖數據來自于圖商,紅綠燈數據來自于交警,車輛數據來自于用戶。但我們想強調的一點是,V2X系統的核心意義是人、車、路包括云端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作,所以現在這個階段我們與其去討論V2X產生的數據歸誰所有,不如去更多的 探索 交通系統中各個參與者如何更好地產生數據來為V2X系統所用。

基于上面這些考慮,如果要回答數據歸誰所有的問題,實際上就比較清晰了。對于運行環境相關的數據,例如地圖、紅綠燈、路側感知、氣象環境等等,應該是誰負責建設運營,數據就歸誰所有;而對于車輛數據,本質上應該是歸屬于車輛用戶,交通系統里的其他參與者可以利用車輛實時對外廣播的信息來優化行車行為或者交通運行管理,但只有特定有資質的實體才能去收集、記錄車輛的數據。星云互聯也在和一些交通管理部門及智能網聯 汽車 示范區運營主體共同探討以后車路協同數據的收集管理、運營使用等方面的機制。

楊柯: 從交付這個角度來講,封閉園區交互,本身有運營的企業。

比如說襄陽的5G東風檢測場,那么首先所有的數據歸檢測場,還有我們的交付方是誰,這個是按照商務來去考慮的,在車聯網或者智能化、網聯化都是一樣的,比如整包的一級供應商,在合作的商業化項目中,拿到了這個訂單,他要去交付給他的甲方,那么數據從歸屬這個角度來講的話,完全歸附到甲方的,我指的是數據運營產生的數據。

然后對于高精度地圖來講,關于信息安全跟傳輸,因為高精度地圖有兩個要素:一個是絕對的精度,還有是一定的鮮度。絕對的精度,因為晶眾在交通板塊本身就是做了大量的積淀,而且我們是通過CAD圖紙來進行生產的,包括我們自主研發的生產工具,那么能保證絕對的精度。

相對的鮮度,現在業內公認的是眾包的這種方式。眾包的方式就是說無論是通過傳感器去采集單車的回饋,然后合并壓縮和處理都有一套很好的管理辦法。從標準這個角度,眾包現在還沒有形成一個國家標準,所以現在很多都是在技術層面的探討,還沒有應用,所以城市內部的高精度地圖,現在推的速度是很慢的。

所以鮮度上來講目前并沒有好辦法,他只能說承諾一年更新兩次或者是幾次,導航電子地圖現在還尚且不能做到眾包更何況咱們三維高精度地圖了。

5G時代能保證在本局域網內通過V2X的標準協議來進行傳輸是相對安全的。

但是絕對數據的安全還是要通過類似于像傳統的vpn,還有這種專線,尤其是對于鮮度的保證上來講,現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好的 *** ,這部分還是要探討的。

焉知 汽車 :請問楊總,城市級三維/二維高精地圖的測繪到了什么階段?接下來將還會有什么樣的規劃?

楊柯: 現在我們可以給您開放一組數據,目前晶眾擁有全國更大的城市級道路高精度地圖和停車高精度地圖,道路高精度地圖已覆蓋全國70+城市,到今年年底計劃是達到百城,這些都是城市級的,我們現在能形成一整張路網,把城市已經網格化和柵格化了,掌握城市地理系統里面的曲率和高程信息,這樣的話一整張城市的三維地圖也生成了。

土地測繪資質有哪些,分別是什么

不動產測繪資質通用標準:

1、申請主體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2、申請不動產測繪的單位,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得超過本標準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數量的60%;

3、 同一單位申請兩個以上專業范虛納圍的,對人員數量的要求不累加計算。

4、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于600m2,乙級不少于150m2,丙級不少于40m2,丁級不少于20m2。

5、不動產測繪質量管理:

甲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通過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丁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縣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

6、不動產測繪業績要求:

1)申請晉升甲級測繪資質的,應當符合以下條件:近2年內完成的測繪服務總值不少于1600萬元,且有3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取得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譽舉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質檢機構出具的質慶譽碧量檢驗合格證明。

2)申請晉升乙級測繪資質的,應當符合以下條件:近2年內完成的測繪服務總值不少于400萬元,且有2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取得設區的市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質檢機構出具的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3)申請晉升丙級測繪資質的,應當符合以下條件:近2年內完成的測繪服務總值不少于50萬元,且有1個以上測繪工程項目取得縣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質檢機構出具的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動產測繪資質專業標準

不動產測繪資質各項專業子項(地籍測繪和房產測繪)的考核指標、考核內容及考核標準:

甲級不動產測繪公司:

不動產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要求:人員規模至少60人(含注冊測繪師5人),其中高級8人、中級17人;

不動產測繪儀器設備要求: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接收機(5mm+1×10D精度以上)6臺,全站儀5臺,房產測繪額外要求手持測距儀20臺。

不動產測繪作業限額:均無限額限制。

乙級不動產測繪公司:

不動產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要求:人員規模至少25人(含注冊測繪師2人),其中高級2人、中級8人;

不動產測繪儀器設備要求: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接收機(5mm+1×10D精度以上)3臺,全站儀3臺,房產測繪額外要求手持測距儀至少12臺

不動產測繪作業限額:

地籍測繪:日常地籍調查及設區的市級以下地籍總調查中的地籍測繪。

房產測繪:規劃許可證載單棟建筑面積10萬m2以下;單個合同標的不超過建筑面積200萬m2。

丙級不動產測繪公司:

不動產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要求:人員規模至少8人,其中中級3人;

不動產測繪儀器設備要求: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接收機(5mm+1×10D精度以上)3臺,全站儀2臺,房產測繪額外要求手持測距儀至少6臺

不動產測繪作業限額:

地籍測繪:日常地籍調查及縣級以下地籍總調查中的地籍測繪。

房產測繪:規劃許可證載單棟建筑面積5萬m2以下;單個合同標的不超過建筑面積100萬m2。

丁級不動產測繪公司:

不動產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要求:人員規模至少4人,其中中級1人;

不動產測繪儀器設備要求:全站儀1臺,房產測繪額外要求手持測距儀至少3臺

不動產測繪作業限額:

地籍測繪:日常地籍調查及鄉鎮級以下地籍總調查中的地籍測繪。

房產測繪:規劃許可證載單棟建筑面積2萬m2以下;單個合同標的不超過建筑面積50萬m2。

參考資料:不動產測繪

高精地圖行業“諸侯混戰”,初創公司出路在哪?

從四維圖新在2001年之一家拿到測繪資質至今,國內有22家企業拿到了高精地圖測繪資質。這些獲得資質的企業里面,不只有傳統圖商,也有主機廠和科技公司,同時也誕生了一大批初創型企業,如Momenta、寬凳、晶眾等,最新入局的還有華為、順豐和京東物流等。這一賽道早已陷入各方混戰,各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技術和玩法。

在這一賽道里,有些巨頭已經實現了量產和商業化落地,比如高德和四維圖新;有些積累了大量數據,形成了堅固的護城河。巨頭們有人、有錢、有資源,不斷搶占市場份額,留給初創公司的機會似乎不多了。那么在巨頭環繞下,初創公司應該如何突圍呢?

傳統圖商、科技巨頭各自占山為王

2011-2014年,互聯網巨頭開始進入電子導航地圖市場。百度率先出招,于2011年4月推出百度地圖手機版,2013年收購圖商道道通;阿里在2014年4月收購高德;僅亂跡州1個月后,騰訊以11.7億入股四維圖新,并在同年收購科菱航睿。

在圖商頻繁被收購的2014年,伴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技術出現的高精地圖開始萌發,科技公司、傳統圖商紛紛入局高精地圖,不斷提升相關產品和服務,擴大“朋友圈”。

高德是國內首家實現高精地圖商業化的公司。2019年高德地圖宣布以“成本價”向合作伙伴提供標準化高精地圖,平均每輛車年費不超過100元。高德建立了自主采集的高精地圖UGC體系及自動化數據生產模型,同時基于阿里生態的物流配送、車路協同、城市大腦等業務實現高精地圖的數據更新。

圖片來源:高德地圖

四維圖新在2019年初與寶馬中國簽署自動駕駛地圖及相關服務許可協議,將為寶馬L3以上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地圖產品及服務,這是國內首個用于L3+自動駕駛系統的高精地圖量產訂單,也意味著四維圖新高精地圖已經開始走向量產。四維圖新自主研發了專業采集車,已掌握數據采集、制圖、眾包更新以及快速迭代的自動駕駛地圖完整解決方案。同時,四維圖新還自主研發了FastMap生產平臺,應用圖像識別、數據挖掘等技術推進地圖數據的采集和更新。

百度與數家車企簽署高精地圖的商業化定制項目,包括北汽、現代、長城、比亞迪等。目前,百度高精地圖自動化程度已超90%,嘩蔽算法識別率達98%以上。百度的優勢在于自主研發了一套完備的高精地圖產品 *** 、生產、發布以及更新流程。基于Apollo開放平臺,百度擁有高精度地圖軟硬件設備的自研及自主可控能力,在采集車輛和軟件計算平臺方面擁有完整的知識產權。

據騰訊官方表示,目前其已積累了超百萬公里的道路測試數據,超500萬的各類標注樣本數據,已經完成了全國高速和快速路的高精地圖數據生產。相比于阿里高德,騰訊自有完整的自動駕駛方案,這使得其高精地圖可實時快速地在騰訊自動駕駛汽車及仿真系統上及時檢測高精度州蠢的精準性及誤差問題。

圖片來源:四維圖新

初創公司如何破局?

2016年前后,國內外一批高精地圖初創公司涌現。

相對于巨頭公司,初創公司面臨著成本、資源短缺的壓力,商業化速度也較慢。想要獲得突破,需要揚長避短,抓住巨頭無法切入的市場機會。

首先,不同于在導航地圖深耕多年的傳統圖商,因每輛地圖采集車高達數百萬,成本較高,所以初創公司多采用眾包模式,或和整車廠、出行服務商合作,類似于UGC模式。

其次,通過差異化的產品路線,初創企業可建立自己的技術能力。比如在高精地圖的采集 *** 上,為了節省成本,Wayz.ai、寬凳科技等采取了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純視覺方案。相較于巨頭公司的激光雷達方案,純視覺方案以攝像頭為采集工具,成本大大降低。

雖然攝像頭在精度上不如激光雷達,但長期來看,利用眾包的方案,與物流車隊合作,視覺傳感器可以通過多次拍攝積累數據,整體精度的提升將可能會超過激光雷達。

另一方面,純視覺方案的更新頻率要比激光雷達方案的高。目前巨頭公司的地圖更新頻率是全國城市季度更新,部分城市月度更新。但是采用純視覺方案的初創公司可以做到十分鐘級別的實時更新,甚至在未來可以達到分鐘級別的更新頻率。

“地圖采集的精度是一方面,更新速度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一位高精地圖創業者向蓋世汽車表示。

雖然巨頭們有錢有資源,但是在與車廠的合作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通過了解不難發現,巨頭們身后或多或少都有BAT的身影,比如高德背后有阿里巴巴,百度、騰訊有自己的高精地圖團隊,但是這會讓車廠們心生顧慮。

在更新地圖時,車身上的數據很重要,會幫助高精地圖實現升級。但是在與BAT合作時,車廠們并不是很愿意將數據分享出去,因為他們覺得“BAT是競爭對手。“

這也給了初創公司機會。車廠們往往實行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與高精地圖廠商合作,另一方面投資初創公司,掌握高精地圖技術。例如上汽在在國內外分別投資了中海庭、晶眾地圖、Civil?Maps、Deepmap等初創企業。

此外,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主機廠,都會面臨商業化問題。傳統圖商做高精地圖,其模式通常是與主機廠合作。但是初創公司中有一些本身就是自動駕駛方案公司,可以做到自產自銷。

以四維圖新為例,其主要客戶是汽車廠商。也就是說只有在汽車被出售的時候,公司才能賣出產品。近兩年國內汽車行業低迷,需求端下降嚴重,也影響著其收益。

雖然四維圖新已經拿到了世界首份L3以上自動駕駛車輛的高精度地圖訂單,但該款車在2021年夏天才會上市,銷量無法預估。智能技術時代與導航地圖時代不同,涉及到生態系統安全,門檻更高,主機廠會更嚴苛。

但是在初創公司中,例如Momenta,不僅是地圖技術的提供方,同時也是地圖的使用者。通過將自產的高精地圖應用于自研的L3及L4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對高精地圖的信息精度重新定義;同時依據下游客戶的需求進一步完善高精地圖的精度和更新要求。

配合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初創公司還可以在支持大量地圖數據快速更新計算的深度學習和車規級計算芯片、設備、ECU上發展。同時提供實現多功能的軟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或許也是初創公司的重要發展方向。

蓋世小結:

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在2020年—2025年,L3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車輛將會出現明顯的增長,到2025年,自動駕駛車輛會達到367萬臺的數量。高精地圖的需求量也會隨著自動駕駛的發展而陡增,預計2025年國內高精地圖將近達到80億元,2026年將會出現快速增長,突破100億元。而目前通過測繪資質的只有22家,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雖然巨頭盤踞,但是也給初創公司留有空間,初創公司應該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加強合作,形成各自優勢,加速推進自身業務的商業化。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四維圖新(002405) 數據閉環全面形成

四維圖新與沃爾沃 汽車 簽署高精地圖框架采購協議高精度地圖測繪資質,并將為其未來三年內在國內銷售的沃爾沃 汽車 的相關車型提供高精地圖產品。在自動駕駛時代高精度地圖測繪資質,“地圖”一詞已經失去了其傳統路線圖的含義。未來的“地圖”實際上指的是非常精確且不斷更新的自動駕駛環境模型,亦是天然服務于自動駕駛的專用性地圖,而基于其功能的實用性,目前業內普遍認為,高精度地圖將是高等級自動駕駛(L2+及以上)的“必選項”。

從“底圖-實時-RTK”已構筑全方位優勢

根據劃分,高精度地圖的三大核心環節裂悄可大致分為:底圖采集、實時更新、RTK定位,而公司目前已具備了全方位優勢,其中,底圖:稀缺的測繪資質(測繪甲級資質)以及測繪“完成度”(覆蓋32萬公里路程)是難以被超越的根本;實時:公司已深度綁定眾多車企/出行服務企業,而未來合作車輛將搭載車載傳感器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平臺,并與其實現數據共享,這也使得公司在高精度地圖業務上將具有“獨特”的尺啟數據生態優勢;RTK定位:RTK技術對于高精度地圖的核心作用在于,保證了車體實際位置與地圖位置的一致性,而其技術重要的支撐主要受制于地基站的多寡,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旗下六分 科技 正在組建超過2200個參考站,具備了極強的壁壘性。

商業閉環已然形成

根據此次公告的內容,意味著公司已實現了在肆困渣沃爾沃國內車型下原有圖商的全面替代,而此次訂單的斬獲,高精度地圖測繪資質我們認為,不僅體現了公司在地圖領域領先的產品力,同時也是其商業閉環全面形成的關鍵一步。我們認為,“車聯網云服務平臺+高精度地圖”將不僅僅只是平臺搭建,亦或是地圖供應而已,其盈利模式更深層的變化來自于“數據管理服務”,即以“合規+地圖+定位”的云SaaS化服務模式展開。根據測算,在悲觀、中性和樂觀的情況下, 汽車 數據安全業務至2025年對應的增量空間或將分別達到30.4億元/年、60.7億元/年、124.1億元/年。

投資建議

預計公司2021-2023年實現營收25.5/31.0/38.3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2/3.6/5.5億元,當前市值對應2022/2023年PE分別為101/66倍。考慮到四維圖新的業務版圖,我們選擇衛士通作為可比公司,目前四維圖新2022/2023年的PE低于衛士通2022/2023年110/80倍的PE水平。我們認為公司具備 汽車 數據安全“國家隊”的身份,對比衛士通而言公司所處的智能 汽車 市場在行業規模、進入門檻等領域壁壘更高。故維持“推薦”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