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規劃管理規定

1997年7月30日浙江省杭州市人大會頒布了《杭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于杭州城市規劃管理規定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杭州城市規劃管理條例

之一章 總則

之一條 為加強杭州市城市規劃編制和規劃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杭州市城市規劃的編制、實施和在杭州市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各項建設,都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和本條例。本條例所稱杭州市城市規劃區,是指城市市區、近郊區以及杭州市行政區域內因城市建設和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杭州市城市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杭州市人民 *** 在編制的《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中規定。

第三條 編制《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規劃》必須符合國家有關保護風景名勝的法律、法規和《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條例》。在西湖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規劃》,遵守國家有關保護風景名勝的法律、法規和《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條例》。開發區建設規劃的編制和管理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四條 城市規劃確定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按計劃分步實。

第五條 城市規劃工作實行集中領導、統一管理。杭州市規劃管理局(以下簡稱市規劃局)是杭州市人民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各區規劃管理處在各區人民 *** 和市規劃局的領導下(業務上受市規劃局領導),負責監督檢查本行政區內城市規劃的實施工作,并受市規劃局的委托辦理臨時建設工程、雜項建設工程的規劃審批工作(臨時建設工程、雜項建設工程的規劃審批程序,由市人民 *** 另行制定)。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城市規劃的編制提出意見和建議,并有遵守城市規劃的義務,對違反城市規劃的行為有權進行檢舉和控告。

第二章 城市規劃的編制和審批

第七條 杭州市城市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和詳細規劃(含控制性詳細規劃,下同)。

第八條 《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和《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規劃》由市人民 *** 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所含的各項專業規劃,由有關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分區規劃和詳細規劃,由市規劃局組織編制。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各類詳細規劃,由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組織編制。城市近期建設規劃每5年編制1次,由市人民 *** 組織編制。村鎮規劃在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由所在區人民 *** 組織編制。

第九條 城市規劃的內容和深度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的要求。負責編制規劃的單位應遵循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原則,認真組織規劃方案的討論及成果的審查,保證規劃設計質量。城市規劃涉及軍事設施的,負責編制規劃的單位應征求軍事部門的意見。

第十條 規劃審批權限:(一)《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規劃》,經市人大或其會、省人民 *** 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審批。(二)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由市人大或其會審查同意。(三)單獨編制的專業規劃,經市規劃局綜合平衡后,報市人民 *** 審批。國家有關部門對各項專業規劃的審批權限另有規定的,按規定權限報批。(四)城市分區規劃、重要詳細規劃,報市人民 *** 審批。其它詳細規劃由市規劃局審批。(五)西湖風景名勝區各類詳細規劃的審批權限,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辦理。(六)村鎮規劃由市規劃局審查后,報市人民 *** 審批。

第十一條 各項城市規劃經批準后應當公布(屬于國家秘密的除外),并嚴格執行。

第十二條 市人民 *** 可以根據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局部調整,報市人大會、省人民 *** 和國務院備案;但涉及城市性質、規模、發展方向和總體

布局重大變更的,須經市人大或其會、省人民 *** 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批準。《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規劃》需作重大修改的,須經市人大或其會、省人民 *** 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批準。其它規劃的修改,應由規劃編制單位報市規劃局審查后報原審批機關批準。

第三章 建設用地規劃管理

第十三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使用土地和進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服從規劃管理。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各項建設,必須保護人文景觀,保持合理的城市空間。

第十四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建設需要申請用地的,必須按以下程序辦理建設用地規劃審批手續:(一)建設單位或個人持國家批準建設項目的有關文件、資料,向市規劃局提出建設用地規劃定點申請;(二)市規劃局在建設單位或個人提供的文件資料齊全后,根據建設項目性質、規模等,按照城市規劃要求,在1個月內作出批復,核定建設項目的具 *** 置和界限,并提供規劃設計條件;(三)建設單位或個人根據規劃設計條件,在1年內按規定報送建設用地平面布置圖。建設用地平面布置圖經批準后,市規劃局應在20日內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單位或個人逾期未報送建設用地平面布置圖,而又未申請延期的,原定點申請自行失效;(四)建設單位或個人憑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向市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6個月內未申請用地,而又未申請延期的,已取得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自行失效。

第十五條 建設單位或個人因建設工程施工需要臨時使用土地的,須持有關部門文件、資料向市規劃局提出申請,經審查同意后,由市規劃局核發臨時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憑臨時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向市土地管理部門申請辦理臨時用地手續。在臨時用地內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臨時用地使用期不得超過批準年限,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使用期的,應在期滿1個月前征得市規劃局同意,并向市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延期。

第十六條 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征用、劃撥、使用土地時,未經市規劃局同意,不得改變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核定的位置、界限。確需改變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核定的用地界限的,必須征得市規劃局同意,并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變更手續。

第十七條 根據國家基本建設程序的規定,需在列項前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報批時應附有市規劃局的選址意見書。不需要報批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計劃行政主管部門在建設項目列入年度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前,應當征求市規劃局對建設項目選址的意見。

第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市人民 *** 根據城市規劃作出的調整用地的決定。必需遷建的用地,由市規劃局按實際需要另行安排。臨時用地使用期滿必須無條件清退完畢;使用期間因城市建設需要清退的,使用單位應按要求清場退出。

第十九條 根據城市規劃確定搬遷的單位或個人,搬遷后的土地及地面建筑物(自行拆除的除外),由市人民 *** 委托市土地管理局和市房地產管理局統一接收。該土地及地面建筑物的安排使用,由市規劃局按城市總體規劃提出意見,報市人民 *** 批準;在西湖風景名勝區內的,由市規劃局會同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按《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規劃》提出意見,報市人民 *** 批準。

第二十條 城市規劃確定的綠化用地、公共活動用地、體育運動和學校用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或擅自改變用途。

第二十一條 城市規劃區內的江、河、湖、塘,未經規劃管理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填土侵占;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開山和挖取砂石、土方等活動須經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不得破壞城市環境、影響城市規劃的實施。有關部門在批準前,應征求市規劃局意見。

第二十二條 建設單位在規劃道路、沿河規劃綠化帶兩側征用、劃撥土地進行建設時,應按規定同時征用、劃撥一定面積的規劃道路用地或沿河規劃綠化帶用地,并在拆除其地

面建筑后,無償移交市政公用、綠化管理部門,用于道路或綠化建設。建設工程的保護用地,如不準建設其它工程的,建設單位應同時予以征。

第二十三條 新區開發和舊區改建應相互結合。除市政公用及地區性必要的配套設施外,其它新建、遷建項目,應安排在統一開發和改建的地區內進行建設。嚴格限制零星插建。

第二十四條 城市新區開發和舊區改建,應當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

第二十五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的鄉(鎮)村集體企業、事業單位的建設用地按本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在城市規劃區內的村鎮建設,由市規劃局根據批準的村鎮規劃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農民個人建房必須在批準的村鎮建設范圍內安排建設,因特殊情況需在村鎮建設范圍之外建房的,必須經市規劃局批準。

第四章 建設工程規劃管理

第二十六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擴建、改建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和其它工程設施,必須向市規劃局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雜項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方可申請開工。

第二十七條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按下列程序申領:(一)建設單位或個人持有關批準文件向市規劃局提出申請,市規劃局根據城市規劃要求提出規劃設計要求;(二)建設單位或個人委托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根據規劃設計要求編制設計方案,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并經市規劃局審定后,進行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三)工圖設計完成后,經市規劃局審核其中有關城市規劃內容,確認符合城市規劃要求,并已依法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二十八條 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應報送下列圖件:(一)填妥的建設工程申請表;(二)當年有效的建設工程項目計劃文件;(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及舊有建筑物產權證;(四)環保、防疫、消防等有關部門的意見;(五) *** 工程施工圖(包括三廢處理);(六)其它。

第二十九條 市規劃局在收到前條規定的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應報送的資料后,應在20日內提出審核意見或發放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三十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按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 *** 辦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上建造房屋和其它設施,必須持土地使用權證向市規劃局辦理以下審批手續:(一)報送

根據出讓合同中載明的規劃設計條件和要求編制的建設用地平面布置圖和設計方案。經市規劃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二)報送施工圖。經市規劃局審核,確認符合城市規劃要求后,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三十一條 建設單位或個人憑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向有關部門申請開工,批準后,應在現場放好灰線,經市規劃局檢驗,符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要求的方可破土動工。

第三十二條 建設單位或個人領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因故在1年內不能動工的,應在期滿1個月前向市規劃局辦理延期手續;未辦妥延期手續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即自行失效。屬特殊搶險工程的,應向市規劃局申明理由,經同意可先動工,并及時補辦各項手續。

第三十三條 施工過程中,發現地下文物、管線等未預見設施的,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保護好現場,待妥善處理后方可施工。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后應迅速作出處理。

第三十四條 城鎮居民私房的修建、翻建不得擴大原有宅基地面積。城鎮居民私房的修建、翻建,必須經市規劃局確認符合城市規劃要求并已妥善處理相鄰關系后,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三十五條 在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確定建設地址通知核定的用地界限內,按規定應予以拆除的原有建筑物、構筑物和其它因施工需要臨時搭建的設施,建設單位或個人應當在

建設工程驗收工作完成前或市規劃局許可的期限內予以拆除并清理完場地。

第三十六條 城市規劃區內建設工程施工階段以及竣工驗收時,市規劃局有權對其是否符合城市規劃要求進行檢查。

第三十七條 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或個人應在竣工驗收后6個月內,向市規劃局報送有關竣工資料。

第三十八條 各類建筑物、構筑物改變使用性質的,須經市規劃局審查同意。

第三十九條 重要地段的重要建筑設計方案應由市規劃局審核,報送市人民 *** 批準后,方可進行初步設計。

第四十條 沿城市道路新建、改建的建筑物,應根據建筑總體布局要求、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和具體條件,適當向道路規劃紅線外后退,留出必要的場地,供作綠化、停車和敷設附屬工程、管線等使用。建筑物

(以陽臺、雨篷、踏步等突出部分為準)后退道路規劃紅線的距離如下:

(一)居住建筑在主要干道兩側的,后退距離不少于3米;在次要道路兩側的,不少于2米。在舊區改建地段后退確有困難的,可視情況適當減少。

(二)學校教學樓、幼兒園、醫院等建筑,除應符合有關消防、衛生等要求外,在主干道兩側的后退不少于4米,次干道不少于3米。

(三)高層建筑其后退距離不少于5米。大型公共設施以及有大量人流集散的和使用性質有特殊要求的建筑,還需留有人流集散地和停車場地。

(四)工廠、倉庫、商店等建筑可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應后退3米至5米。現有建筑不符合上述規定的,在改建時應按規定退讓。

第四十一條 一般建筑之間的間距,除符合消防要求外,還應考慮日照、通風、綠化、視線等要求。

居住建筑的日照間距為:

(一)南北朝向時,在舊城區,間距與南面的建筑物地面至檐口高度的比例不小于1∶1;在新區間距與南面的建筑物地面至檐口高度的比例不小于1.1∶1。

(二)東西朝向時,新建筑物在原建筑正面的,間距與新建筑物高度的比例不小于1∶0.8。

居住建筑的山墻間距,應能滿足消防、衛生、交通、綠化的要求,一般控制在4.5米至6米。高層建筑、沿街建筑以及其它公共設施的日照間距、山墻間距,視具體情況而定。

第四十二條 建造公廁,應符合城市規劃要求,配備沖洗設施。公廁建在民用房屋的無窗兩側和平房背側面的,其間距不少于6米;建在民用建筑開設門窗一側的,其間距不少于10米。大型公共設施應同時建造室內或室外廁所。

第四十三條 主要道路沿線不得建設有礙市容觀瞻的建筑物和構筑物。

第四十四條 沿主要道路的外廊式住宅和陽臺改建,須經市規劃局批準。

第四十五條 住宅小區不得修建封閉式圍墻,確實需要的,可設置通透式圍墻或以綠籬代替圍墻。學校、醫院、廠區、倉庫等設置通透式圍墻或柵欄,必須符合城市規劃要求;需要修建封閉式圍墻的,須經市規劃局批準。

第四十六條 新建雕塑必須嚴格履行報批手續,凡屬一般雕塑建設由市規劃局批準;重要雕塑建設,由市規劃局審核,報市人民 *** 批準;西湖風景名勝區內的雕塑建設,由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和市規劃局審核,報市人民 *** 批準。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七條 設計、施工單位及有關管理部門必須按以下規定查驗規劃圖件:

(一)設計單位承擔建筑設計任務時,必須查驗市規劃局批準的規劃設計條件和規劃要求等有關圖件;

(二)施工單位在承包建設工程業務時,必須查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批準的圖件;

(三)建筑管理部門在批準施工時,必須查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放營業執照時,必須查驗營業用房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五章 管線設施規劃管理

第四十八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的各項管線工程,應根據需要,有計劃地組織施工,并按本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后方可進行。

第四十九條 下列管線工程可以不辦理規劃審批手續:

(一)規劃管位軸線和管徑不變的原有管線的局部更新;

(二)垂直規劃道路中心線,接入各類管線的支管;

(三)鐵路、港口、機場、工廠、倉庫等用地范圍內的專用管線及其與城市管線的垂直接口部分;

(四)居住區、小區、街坊內部管線在小區級道路上敷設及其與城市管線的垂直接口部分;

(五)除西湖風景名勝區和重要地段外,長度在500米以內的低壓電力架空線、電信線。

第五十條 各項管線工程應按照市規劃局所確定的管線位置、標高進行施工,目前確實不能實施的,可暫作臨時敷設,今后按規劃修建道路時,原建設單位應對臨時性設施同時進行改造,所需資金和材料由原建設單位負責。

第五十一條 穿越河道的管線的埋設深度,應以不妨礙河道整治、船舶航行、管線安全的原則確定。架空管線跨越通航河道的,應符合港務、航道等部門核定的高度和有關技術規定。

第五十二條 沿城市道路建筑物,其專用管線及其附屬設施不得占用道路規劃紅線內用地。

第五十三條 管線在城市橋梁上通過時,應征得市政公用管理部門同意。新建橋梁應根據管線綜合規劃,設計預留管線通過的位置。

第五十四條 電力、電信線纜在同一路段上的同一系統或相同電壓線路應組合同溝敷設或合桿架設;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的線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同溝敷設或合桿架設。

第五十五條 無線電臺等無線通訊設施,應在規劃收訊或發訊區設置,并報經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和市規劃局同意。微波通訊的空中通道,應避開規劃高層建筑或高于規劃高層建筑。

第六章 西湖風景名勝區規劃管理

第五十六條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各級人民 *** 要切實加強保護和管理。

第五十七條 西湖風景名勝區范圍內的各項建設項目的定點和設計方案,必須經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查同意后,再按本條例的規定辦理有關規劃審批手續。

第五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西湖風景名勝區內違反《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規劃》和《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條例》新建、擴建、改建與風景名勝無關的建筑物。

現有鄉(鎮)村企業應嚴格控制在現有規模,并逐步轉為旅游服務的企業。在外圍保護地帶內不得建設破壞景觀、污染環境的工廠和單位。

第五十九條 西湖風景名勝區及其外圍保護地帶的各種建筑物的形式、體量、高度、色調,應與周圍環境氣氛相協調,不得損害風景名勝區的自然風景。

第六十條 在西湖風景名勝區內的療養院和干休所、醫院等單位,必須嚴格控制現有規模(包括床位數和用地面積),不得擴建。

第六十一條 嚴禁在西湖風景名勝區內開挖深井和沉箱井。開挖隧道、人防工程須經專業技術部門作可行性研究,確保泉源完好,經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和市規劃局審查同意,報市人民 *** 批準后實施。

建造公廁、垃圾中轉站應當避開溪流、泉源,無法避開時,距離溪流、泉源不得少于10米,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水源。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六十二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而取得建設用地批準文件、占用土地的,批準文件無效,占用的土地由市人民 *** 責令退回。

對違法占用土地的有關責任人員,市規劃局可以提請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三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嚴重影響城市規劃的,由市規劃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或沒收違法建筑物、構筑物和其它設施;影響城市規劃,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市規劃局責令限期改正,并處違法建設工程造價5%至20%的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可處違法建設工程造價50%以下的罰款,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責令按規定補辦。

對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定進行建設的單位有關責任人員,市規劃局可以提請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四條 違反城市規劃的單位或個人,在接到市規劃局關于責令停止建設的通知后,應當立即停止施工。繼續違法施工的,由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決定的機關予以制止,并拆除繼續違法建設部分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它設施。

第六十五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未經批準擅自改變建筑物使用性質,影響城市規劃的,由市規劃局責令限期改正,嚴重影響城市規劃的,市規劃局除責令限期改正外,并可處5000元以下罰款。

侵占城市規劃確定的綠化用地、公共活動用地、體育運動和學校用地或擅自改變上述用地用途的,由市規劃局責令限期退出或改正,并可提請有關部門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六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臨時建設,使用期滿后不拆除的,由市規劃局責令限期拆除,并可處臨時建設工程造價2%至15%的罰款。

第六十七條 凡違法用地或違法建筑未處理完畢前,市規劃局有權暫停受理違法單位有關建設項目的規劃審批。

第六十八條 市規劃局有權對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工程是否符合城市規劃要求進行檢查,被檢查者應當如實提供情況和必要的資料,不得拒絕。規劃管理人員有權憑證進入各單位施工現場檢查和制止違法建筑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擾管理人員執行公務。檢查者有責任為被檢查者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

第六十九條 在西湖風景名勝區范圍內違反城市規劃管理的行為,由市規劃局會同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據本條例進行處罰。

第七十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市規劃局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七十一條 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應忠于職守,秉公執法。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應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七十二條 本條例的有關技術規定,由市規劃局制訂,報市人民 *** 批準后執行。

第七十三條 本條例實施中的具體應用問題,由市規劃局負責解釋。

《中華人命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之一條.第四十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八條.是什么

之一條 為了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四十條 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市、縣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確定的鎮人民 *** 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提交使用土地的有關證明文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等材料。需要建設單位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建設項目,還應當提交修建性詳細規劃。對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和規劃條件的,由城市、縣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確定的鎮人民 *** 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城市、縣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確定的鎮人民 *** 應當依法將經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予以公布。 第四十四條 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臨時建設的,應當經城市、縣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批準。臨時建設影響近期建設規劃或者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實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的,不得批準。 臨時建設應當在批準的使用期限內自行拆除。 臨時建設和臨時用地規劃管理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制定。 第四十八條 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對修改的必要性進行論證,征求規劃地段內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并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原審批機關同意后,方可編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依照本法第十九條、第二十條規定的審批程序報批。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涉及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修改總體規劃。 修改鄉規劃、村莊規劃的,應當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審批程序報批。 追問: 那我家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啊·? 我家附近好多家都蓋了 而且比我家的還大·!為什么只要我家自行拆除·?

城市規劃法第四十條怎么理解

法律分析:本條是關于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程序的規定。

一、建設工程的種類繁多,性質各異,但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建筑工程、市政交通工程和市政管線工程三大類。建筑工程具有不可移動的特點,在建成后,出現頻繁改建或者必須拆除等情況,會對國家、集體或個人造成重大損失;市政交通工程的位置與功能在城鄉規劃中都有明確的定位,只有嚴格依據規劃實施建設,才能充分發揮其在整體交通系統中應有的功能;市政管線工程的施工會對道路交通、相鄰管線、行道樹等產生較大影響,需要通過規劃對各類管線進行綜合協調,才可更大限度地減少矛盾。通過對建設工程的規劃許可,一是可以確認城市中有關建設活動符合法定規劃的要求,確保建設主體的合法權益;二是可以作為建設活動進行過程中接受監督檢查時的法定依據;三是可以作為城鄉建設檔案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建設工程規劃管理中,對于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的建設活動,依據經法定程序批準的城鄉規劃,依法嚴格實施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是保障城鄉規劃有效實施,避免對城鄉建設健康、有序發展構成不利影響的前提。

二、建設單位或者個人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按照本條的規定,向所在地城市、縣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經省級人民 *** 確定的鎮人民 *** 提出申請,并提交使用土地的有關證明文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圖紙,需要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的還應當提供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其他相關材料。修建性詳細規劃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指城鎮中歷史文化街區、重要的景觀風貌區、重點發展建設區等城市重要地段,由所在地人民 *** 決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人民 *** 審定;另一種是指可能涉及周邊單位或者公眾切身利益,必須進行嚴格控制的成片開發建設地段,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決定并對其進行審定。

城市、縣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收到建設單位或者個人的申請后,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對申請人的申請及提交的資料進行審核。審核的具體內容包括:一是要審核申請人是否符合法定資格,申請事項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形式,申請材料、圖紙是否完備等;二是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其他具體要求,對申請事項的內容進行審核;三是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對修建性詳細規劃進行審定。對于符合條件的申請,審查機關要及時給予審查批準,并在法定的期限內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經審查認為不合格并決定不予許可的,應說明理由,并給予書面答復。

三、本條第三款還要求,城市、縣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確定的鎮人民 *** 應當依法將經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予以公布。這一規定體現了對公眾知情權的重視,使審批過程更加透明化和公開化,相關的被許可人、利害關系人和公眾可以通過查閱公開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加強對行政機關的監督,保證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許可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條 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市、縣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確定的鎮人民 *** 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提交使用土地的有關證明文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等材料。需要建設單位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建設項目,還應當提交修建性詳細規劃。對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和規劃條件的,由城市、縣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確定的鎮人民 *** 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城市、縣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確定的鎮人民 *** 應當依法將經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予以公布。

昆明市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科學編制城鄉規劃,加強規劃管理,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實現城鄉規劃設計和規劃管理的規范化和法制化,保障依法實施城鄉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昆明市城鄉規劃條例》、《昆明城市總體規劃》及相關法律、法規與技術規范等,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在《昆明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規劃區、陽宗海風景名勝區托管區域和其他各縣(市)區人民 *** 所在地的鎮以及省、市工業園區進行城鄉規劃、設計與建設、管理等相關活動,必須遵守本規定。

在上述區域以外的各級規劃區由所在的縣(市)、區人民 *** 、(管委會)結合各自實際,參照本規定執行。第三條 根據昆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城市功能、城市規劃建設等方面有特別要求的,昆明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劃定特定區域,報市 *** 批準后實施。

在特定區域內的一切建設活動應當符合特定區域內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或城市設計要求。第四條 昆明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的歷史文化保護、各項建設和規劃管理應當以批準的保護規劃為依據。第五條 編制各項城鄉規劃和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應當采用經昆明市人民 *** 批準的統一的獨立坐標系與高程體系。第二章 建設用地規劃管理第六條 城市建設用地應當遵循"整體規劃,綜合開發,配套建設,集約利用,完善功能,改善環境"的原則合理布局。

本市城鄉用地及城市建設用地分類和建設標準,按照《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 50137-2011)執行(見附錄三)。第七條 建設用地應當依據已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使用性質,尚無經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按已批準的上一級規劃執行。

在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及調整內容中,可以設置混合用地,將功能用途互利、環境要求相似且相互間沒有不利影響的用地混合設置。具有多種用途的用地應以其地面使用的主導設施性質作為歸類的依據,同時不同用途功能的建筑規模,一般按照地上建筑面積的比例進行拆分計算。第八條 建設項目地塊規模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原則上應當按規劃控制道路紅線圍合的街坊進行整體規劃建設;對無法成街坊整體開發的用地,應當在同一街坊內整合周邊可開發用地,統一開發建設。

(二)不能成街坊整體開發的商品住宅項目建設用地面積不得小于0.67公頃(凈用地10畝)。非住宅項目建設地塊面積不得小于0.20公頃,其中涉及高層建筑開發項目的建設地塊面積不得小于0.30公頃。

(三)不能被整合,且地塊面積小于0.2公頃或地塊寬度(進深)小于30米的畸零建設用地,不得進行單獨開發,原則上只能用于公共綠地、城市道路和公益性公共設施、市政設施等的建設。第九條 涉及分期實施、分期審批的建設項目,應當先行編制項目的修建性詳細規劃或城市設計方案,確定總體建設控制要求后,方可分期實施。第十條 控制性詳細規劃未嚴格覆蓋的城市一般區域主要控制指標,應當符合表2-1規定。

在已批準開工建設或已建成的軌道站點幾何中心周邊半徑500米范圍以內的建設用地,在符合城鄉規劃要求,并滿足本規定其他條款的前提下,其建設地塊的主要控制指標可在表2-1的基礎上適當調整,但容積率指標不得超過表2-1規定上限的1.2倍。

(表略)

(h為建筑限高)

注: 1. 建設項目地塊是指建設單位可用于工程建設且可獨立進行整體開發的建設用地,其具體范圍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確定。

2.建設項目用地若被城市道路紅線、城市綠線等控制線所分割而不能進行連片整體開發的,應當分別制定各獨立地塊的用地控制指標。

3. 倉儲、市政、工業等其他建設項目的地塊控制指標依據工藝流程或按國家標準、規范及相關規定執行。第十一條 對未列入表2-1的科研機構、體育場館、醫療衛生、文化藝術以及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幼托等設施的主要控制指標,應按經批準的詳細規劃和有關行業規定、建筑設計規范等執行。第十二條 臨城市道路的公共建筑底層架空,架空部分凈空高度不小于3.5米、進深不小于2米且向社會提供公共開放空間的,在符合消防、交通等要求的前提下,底層架空垂直投影范圍內的建筑面積可不計入容積率。

進深小于16米的居住建筑底部架空層除必要的承重結構、垂直交通及管線系統外,沒有任何其他形式的圍合,用作綠化、居民休閑等非私人用途的,底層架空垂直投影范圍內的建筑面積可不計入容積率。

商業建筑體量之間作為單純交通聯系功能的空中連廊,其建筑面積可不計入容積率和建筑密度。

昆明市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6版)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科學編制城鄉規劃,加強規劃管理,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實現城鄉規劃設計和規劃管理的規范化和法制化,保障依法實施城鄉規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云南省城鄉規劃條例》、《昆明市城鄉規劃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與技術規范等,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昆明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城鄉規劃、設計與建設、管理等相關活動,其他各縣(市、區)參照本規定執行。

在城市功能和發展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或區域,應當在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或專項規劃中作出特別說明,并按經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或專項規劃執行。第三條 昆明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的歷史文化保護、各項建設和規劃管理應當以批準的保護規劃為依據。第四條 編制各項城鄉規劃和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應當采用經昆明市人民 *** 批準的統一的獨立坐標系與高程體系。第二章 建設用地規劃管理第五條 本市建設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按照《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執行。

城市建設用地應當遵循“整體規劃,綜合開發,配套建設,集約利用,完善功能,改善環境”的原則合理布局。第六條 建設用地應當依據已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使用性質,其適建范圍應當符合附表《各類建設用地適建范圍表》的規定。

在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或調整中,可將使用性質互補、環境要求相容且相互間沒有不利影響的用地混合設置。各種使用性質的地上建筑面積應當按用地的混合比例分別計算。

具有多種用途的用地應當以其地面使用的主導建筑性質作為歸類的依據。第七條 地塊開發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按規劃道路紅線圍合的街坊進行整體規劃建設,對不能成街坊整體開發的用地,原則上在同一街坊內整合周邊可開發用地,統一開發建設。

(二)不能成街坊整體開發的商品住宅項目建設地塊面積不得小于6700平方米。非住宅項目建設地塊面積不得小于2000平方米,其中涉及高層建筑開發項目的建設地塊面積不得小于3000平方米。

(三)不能被整合,且地塊面積小于2000平方米或地塊寬度(進深)小于30米的畸零建設用地,不得進行單獨開發,原則上用于公共綠地、城市道路、公益性公共設施和市政設施等的建設。第八條 涉及分期實施、分期審批的建設項目,應當先行編制項目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確定總體建設控制要求后方可分期實施。第九條 地塊開發強度主要指標應當符合表2-1的規定。

第十條 居住項目中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建標準在符合國家和省相關規定的同時,還應當滿足表2-2 規定的指標要求。

第十一條 中小學、幼兒園的設置在符合《昆明市中小學幼兒園場地校舍建設保護條例》規定的同時,還應當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中小學、幼兒園應當按照表2-3分級設置;用地面積不得小于表2-4的規定,建筑面積標準按照國家規范及省相關規定執行。

(二)每所中學的設置規模宜為24-60班,每所小學的設置規模宜為24-48班,每所幼兒園的設置規模宜為9-12班。

第十二條 在商業和商務辦公項目中,應當臨城市道路設置對外開放的公共廁所。每座公共廁所建筑面積不小于60平方米。第三章 建筑間距第十三條 建筑間距在滿足日照、消防、疏散、交通、抗震、環保、安全保密、視覺衛生、工程管線敷設、建筑保護及相關建筑設計規范等要求的前提下,還應當符合表3-1、表3-2的規定。

醫院、療養院、中小學、幼兒園等有日照要求的非居住建筑,在間距控制中視為居住建筑。

位于同一裙房之上的建筑,在計算建筑間距時的建筑高度不扣除裙房的高度。

第十四條 擬建項目內部有日照影響或擬建項目對周邊建筑有日照影響的應當進行日照分析,日照分析應當按附錄三《建設項目日照分析規則》的規定執行。第十五條 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宿舍、老年人居住建筑、殘疾人居住建筑等)、醫院、療養院、中小學、幼兒園等有日照要求的建筑,有效日照時間應當滿足以下規定:

(一)住宅建筑中每套住宅至少有一個居住空間冬至日滿窗日照的有效時間不少于連續一小時。

(二)宿舍建筑半數以上的居住空間冬至日滿窗日照的有效時間不少于連續一小時。

(三)老年人居住建筑、殘疾人居住建筑的居住空間冬至日滿窗日照的有效時間不少于二小時。

(四)醫院、療養院建筑50%以上的病房和療養室冬至日滿窗日照的有效時間不少于二小時。

(五)中小學普通教室冬至日滿窗日照的有效時間不少于二小時。

(六)幼兒園主要生活用房冬至日滿窗日照的有效時間不少于三小時。

邯鄲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邯鄲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參考法律法規

之一章 總則

之一條 根據《邯鄲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制定和實施城市規劃城鄉規劃設計方案自行編制,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各項建設城鄉規劃設計方案自行編制,適用本細則。

第三條 邯鄲市城市規劃區是指邯鄲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城鄉規劃設計方案自行編制的范圍。邯鄲市區是指主城區、峰峰城區。主城區是指東至京深高速公路以東3000米、南至馬頭鎮區、西至南水北調主干渠以西1000米、北至黃粱夢鎮區所圍合的范圍。

第四條 邯鄲市人民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市城市規劃工作并對城市規劃區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峰峰礦區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受邯鄲市人民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委托行使礦區的城市規劃管理權。

邯鄲縣人民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受邯鄲市人民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委托行使本縣未納入邯鄲市主城區區域的城市規劃管理權。

磁縣人民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受邯鄲市人民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委托行使本縣納入城市規劃區范圍的規劃管理權城鄉規劃設計方案自行編制,主管本縣未納入城市規劃區范圍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其余各縣(市)人民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第二章 城市規劃的編制與審批

第五條 編制城市規劃應當遵循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符合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采用先進的規劃設計 *** 和技術手段。各行業主管部門編制的專業規劃應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各項要求。

第六條 編制城市規劃應以城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自然環境、城市建設的歷史與現狀等方面的基礎資料為依據。有關部門應提供編制城市規劃所需要的基礎資料,配合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城市規劃編制工作。

第七條 承擔城市規劃編制任務的單位,應當具有國家規定的規劃設計資質,邯鄲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驗資質。

第八條 城市設計應貫穿于城市規劃各階段,綜合考慮自然環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需要,對城市空間環境做出統一規劃,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生活質量和城市景觀藝術水平。

第九條 編制城市規劃應當進行多方案比較和經濟技術論證,并廣泛征求有關部門和當地居民的意見。重要的城市規劃設計成果應向廣大市民公 示。

第十條 邯鄲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市人民 *** 組織編制,按國家有關規定報批。

縣級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本級人民 *** 組織編制,經邯鄲市人民 *** 審查同意后,報省人民 *** 審批。各縣人民 *** 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由各縣人民 *** 組織編制,報市人民 *** 審批。其他建制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 *** 會同各縣(市)、區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縣(市)、區人民 *** 審批,并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但邯鄲市城市規劃區內的建制鎮除外。

第十一條 城市的分區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和重要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由城市人民 *** 審批。其他修建性詳細規劃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各縣人民 *** 所在地鎮的重要的詳細規劃,須經邯鄲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按程序報批。

第十二條 經過批準的各類城市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調整和變更, 在實施中確需進行調整或變更的,必須按法定程序報原批準機關批準。

第十三條 申請領取《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申報人員必須具有建設單位出具的《法人委托書》。沒有《法人委托書》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不予受理。

第三章 城市建設用地的規劃管理

第十四條 城市規劃區內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服從規劃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執行城市人民 *** 根據城市規劃作出的調整用地決定。

第十五條 城市規劃應突出對城市土地資源的配置和調控作用。各類建設用地的使用,應按詳細規劃執行;尚未編制詳細規劃的,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和分區規劃具體核定。

第十六條 加強對城市市政和公用基礎設施用地的規劃控制。確保河流、鐵路、民航等重點項目用地。

城市規劃確定的各類城市建設用地,未經原審批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確須調整的,必須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第十七條 城市規劃區內的工業用地,按城市規劃集中布置。城市中心區現有工業企業,應按照城市規劃逐步調整,有計劃地退出城市中心區。

第十八條 新區開發和舊區改建必須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成街成片地進行。嚴禁零星征地插建。

主城區舊城改造區的具體范圍由市 *** 確定。峰峰礦區和各縣(市)舊城改造區的范圍,由所在地各區、縣(市) *** 確定。

第十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道路、廣場、綠地、地震監測設施、永久性測量標志、高壓供電走廊、郵電通信線路、文化體育場地、水利工程、人防工程安全區、風景名勝區、文物古跡保護區用地以及其他國家禁止占用的土地或者壓占地下管線進行建設。

第二十條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和初步設計階段,應有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參加,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批準時,必須附有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第二十一條 申請領取《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按下列程序辦理城鄉規劃設計方案自行編制

(一) 建設單位需提供如下資料:

1、書面申請報告,包括建設項目的用地性質與規模等內容;

2、經批準的項目建議書;

3、其他與項目有關的圖紙、資料。

(二)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擬建項目進行選址,核定土地使用性質和規模,核發《建設工程選址意見書》。

第二十二條 出讓、 *** 和拍賣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必須符合城市規劃,并附有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建設用地規劃設計條件及附圖,受讓方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必須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二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城市規劃區內的土地,包括新征土地、改變土地使用性質、出讓、 *** 國有土地使用權等,必須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并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建設單位需提供如下資料:

1、建設用地規劃申請表;

2、經批準的建設工程投資計劃;

3、現狀地形圖(1:500);

4、建設工程設計總平面設計方案;

5、其他與項目有關文件、圖紙。

(二)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有關文件、圖紙,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并在地形圖上標示建設用地范圍和按城市規劃要求代征用地范圍,標示有關規劃控制線,作為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附件。

第二十四條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的建設單位、用地性質、位置和界限,不得擅自變更。建設單位取得土地使用權后,必須經規劃、土地部門定位丈量,方可使用土地。

第二十五條 土地管理部門核發建設用地批準文件,應當抄送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六條 建設單位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后,一年內未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即行失效。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辦理新征建設用地規劃審批手續:

(一)有閑地可利用的;

(二)通過改造可滿足用地要求的;

(三)國家或省、市限制的重復建設項目或擴建項目;

(四)不符合城市規劃的建設項目。

第二十八條 臨時用地是指因建設工程施工堆料、安全防護或其他情況需要臨時使用并按期收回的城市規劃區內的土地。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城市規劃區內臨時使用土地,必須向城市規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查核準領取《臨時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后,方可到有關部門辦理手續。臨時用地使用期滿后,使用單位或個人應在30日內清場退地,恢復原貌。

臨時用地使用期限不得超過兩年,確需延期使用的,必須在使用期滿前一個月內向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延期使用手續。

臨時用地不得買賣、交換、出租、 *** 、抵押或擅自改變使用性質,在臨時用地上不得建設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他設施。

第四章 城市建筑工程的規劃管理

第二十九條 本細則所稱建筑工程是指各類建筑物、構筑物。

第三十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擴建、改建各項建筑工程,必須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后,方可申請辦理開工手續。建設臨時性建設工程,應申請領取《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三十一條 申請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建設單位填報建設工程規劃申請書,提交建設項目投資計劃、《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土地使用權屬證件、現狀地形圖(1:500);

(二)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建設用地范圍及現狀基礎條件,確定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條件,建設單位按要求報送設計方案,其中大型公建、臨主要街道的建筑、重要建筑,大型雕塑、城市標志須報送兩套以上方案;

(三)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單位報送的設計方案進行技術審查。審查內容包括總平面布置、容積率、建筑密度、城市景觀要求、建筑物體量、造型、色彩、公共配套設施、綠化等內容;

邯鄲市城市規劃區內建筑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重要的紀念性建筑和各縣(市)標志性建筑、標志性雕塑需經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報邯鄲市人民 *** 審定;

(四)建設單位按審定方案報送擬建工程施工圖一式四份。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后,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

臨時建筑、低層建筑的審批程序可適當簡化。

第三十二條 沿道路兩側的建筑工程必須按照規定建設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場(庫),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道路兩側的建筑工程按下列規定退讓道路紅線(按建筑物、構筑物主體最凸出部位計起)。

(一)建筑高度15米以下(含本數)的不得小于4米。

(二)建筑高度15至24米(含本數)的不得小于6米。

大型公共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的不得小于10米。

交叉路口周圍或特殊地段的建筑工程,需要增加退讓距離的,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三十三條 建筑物室外標高不得擅自抬高。臨街建筑室內外高差,公共建筑不超過0.6米,住宅不超過0.45米,退讓道路紅線不計臺階,否則應適當多退道路紅線。

第三十四條 沿道路兩側的建筑工程必須按規劃要求進行沿街綠化、硬化、亮化。

第三十五條 公共建筑、公共活動場所,應當設置無障礙設施。

第三十六條 多層建筑物退讓地界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建筑物退讓地界的距離按附表一規定的建筑物高度的倍數控制,且不得小于最小距離;

(二)地界外是住宅、教學樓、幼兒園、醫院病房樓的,除須滿足附表一規定外,須同時滿足第三十九條(一)至(五)款之規定;

(三)舊城改造區內北側為一至二層居民住宅的,南側新建建筑退讓北地界不得小于新建樓高的一倍;

(四)南側為一至二層居民住宅的,北側新建建筑退讓南地界不得小于6米;

(五)地界外是河流、綠地、廣場、高壓供電走廊的,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有關規定核定退讓距離。

第三十七條 建筑物的高度除符合日照間距、消防、抗震等方面的要求外,還應滿足下列各項規定:

(一)在有凈空高度限制的機場、氣象臺、電視臺和其它無線電通訊(含微波通訊)設施周圍的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應符合有關凈空高度限制的規定;

(二)在文物保護單位周圍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控制地段,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應符合文物保護和風景名勝區規劃的有關規定。

第三十八條 城市規劃區內的住宅建設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容積率

1、舊城改造區:多層≤1.7 中高層≤2.0 高層≤3.5

2、新區開發區:多層≤1.4;中高層≤1.8 高層≤3.0

建設項目在符合規劃設計條件以外為公眾提供公共使用空間或設施的,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可給予適當提高容積率的獎勵。

(二) 建筑密度

1、 舊城改造區 多層≤30% 高層≤25%。

2、 新開發區 多層≤28% 高層≤20%。

(三)綠地率

舊城改造區≥25% 新開發區≥30%

(四)人均公共綠地

舊城改造區≥0.5平方米 新開發區≥1平方米

第三十九條 住宅的日照間距須滿足下列要求:

(一)四至七層住宅之間樓的日照間距按附表二規定的要求控制;

(二)三層(含三層)以下住宅樓日照間距按有關技術規范確定;

(三)七層以上住宅樓的日照間距,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該建筑的陰影分析情況和國家有關規范確定;

(四)住宅底層為其他用房時的日照間距可適當折減;

(五)各類建筑物與北面的教學樓、幼兒園、醫院病房樓之間的日照間距按上述幾款規定再增加10%。

第四十條 當多層住宅與各類多層建筑物之間平行布置時,綜合考慮通風、采光、避免視線干擾等因素,其間距不得小于14米。

第四十一條 下列情況建筑物的日照間距均以主體墻計算,不符合下列情況的,以突出部分計算:

(一)住宅樓的陽臺長度之和不大于建筑總長度的1/2,且出挑寬度不大于1.5米;

(二) 建筑物突出部分的長度之和不大于建筑總長度的1/3且連續長度不大于24米;

(三)建筑物的錯接距離不大于4米。

第四十二條 多層住宅建筑總長度應控制在75米以內。 多層以上住宅樓提倡建設公共停車場或半地下儲藏室。

第四十三條 臨街布置的住宅樓,其出入口和垃圾道口不得面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區的道路。臨城市道路住宅樓的陽臺,應統一封閉,其形式要符合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求。

第四十四條 主城區內嚴格禁止零星插建住宅,限制建設低層住宅或別墅式住宅。

第四十五條 沿城市道路兩側的單位不得建設實體圍墻。現有實體圍墻應逐步改造。

第四十六條 嚴格控制臨時建筑物、構筑物的建設。臨時建筑物、構筑物的使用期限為兩年,使用完畢后自行無償拆除,騰清場地,因故需延長使用期限的,須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重新辦理有關審批手續。

臨時建筑物、構筑物在使用期間因城市建設需要拆除時,必須無條件拆除,并且不予補償。

第四十七條 各類城市交通管理設施、大型戶外廣告、公交候車亭、書報欄等設施須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五章 城市管線工程規劃管理

第四十八條 本細則所稱管線工程是指給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電訊、工業專用管線及其所屬構筑物和道路工程等。

第四十九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擴建、改建各項管線工程,必須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并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建設單位填報管線工程規劃申請書、提交有關批準文件;

(二)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市政管線工程規劃設計條件,審查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

(三)建設單位報審施工圖紙(圖紙比例尺要求:隱蔽工程1:500,地面工程一般不小于1:2000,坐標高程系統應符合城市統一要求)一式四份。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審查后,核發管線《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五十條 各種管線應嚴格按城市規劃確定的走向、位置、標高、斷面要求進行建設。需作變更時,須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五十一條 新建道路應按規劃統籌建設各種地下管線,合理安排用戶甩線。新建橋涵應按規劃同時建設管線穿越設施。

第五十二條 主要地下管線應按道路西側或北側布置給水、煤氣、電力管線,東側或南側布置排水、熱力、電訊管線。道路寬度在45米以上各類管線應雙側布置。同類管線應同溝敷設或同桿架設,無特殊原因不得另設。

第五十三條 臨街建筑配置管線不宜沿街布置,確需臨道路一側布置的,應退出道路紅線。

第五十四條 城市主要道路、廣場和新建住宅小區不得新建架空管線,已有的明線、明管應逐步改為地下敷設。

第五十五條 雨水、污水要嚴格實行分流排水體制。已有合流管道要逐步進行改造。按規劃要求需要自建污水處理設施的,要達標排放。

第五十六條 在集中供熱管網覆蓋區域內不得新建燃煤供熱鍋爐。尚未實行集中供熱區域,嚴格控制新建燃煤鍋爐。

第五十七條 城市便道上的花池、綠地與管線施工發生矛盾時,應服從施工需要。建設單位負責賠償恢復所需費用。

第六章 檢查與監督

第五十八條 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領取放線通知單。放線后,憑放線通知單報請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驗線,經核準簽章后方可開工。

第五十九條 建設工程施工至底層地面設計標高時或管線工程施工至復土前,建設單位應向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復驗。經現場復驗并核準簽章后方可繼續施工或者復土。

第六十條 建設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應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規劃驗收,并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建設單位填報規劃竣工驗收申請表,并附以下圖件。

1、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

2、經批準的總平面圖、施工圖及設計變更圖件等;

3、核準的驗線、復驗單;

(二)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現場驗收。對驗收合格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驗收合格證》。對驗收不合格的,應當責令建設單位限期改正。

第六十一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予進行規劃驗收:

(一)擅自變更建筑設計(包括變更建筑物位置、立面、層數、平面、使用性質等);

(二)未按規劃要求拆除有關建筑物、構筑物和臨時設施的;

(三)未按規劃要求完成綠化、硬化、停車等配套工程的。

第六十二條 規劃監察人員監督檢查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予協助、配合,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涉、拒絕和阻礙。

第六十三條 城市規劃監察人員在查處違法、違章建設行為時有權查閱、復制與城市規劃監察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圖紙,拍攝、錄制有關證據,調查了解有關情況;有權通知相關人員在規定時間、地點就監察事項接受詢問,并依法為被檢查者保守技術和業務秘密。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六十四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而取得用地批準文件的,其土地批準文件無效,占用的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 *** 責令退回。

第六十五條 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建設工程,有關部門不得辦理招投標、開工、質檢等各種手續。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定的違法建筑,施工單位不得施工。對不符合規劃設計條件的建筑工程,設計單位不得進行設計。

第六十六條 下列情況屬違法用地行為:

(一)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件占用土地的;

(二)違反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件的規定,擅自改變土地使用性質或使用面積的;

(三)未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超期使用臨時占地的;

(四)越權審批和其他違法審批使用土地的。

第六十七條 下列情況屬違法建設行為:

(一)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開工建設的;

(二)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的規定進行建設的;

(三)違法審批進行建設的;

(四)未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驗線、復驗建設的;

(五)工程竣工后未經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規劃驗收的;

(六)未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超期使用臨時建筑的;

(七)未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擅自設置各類城市交通管理設施、大型戶外廣告、公交候車亭、書報欄等設施的;

(八)擅自鑿井取水的;

(九)其他違法建設行為。

第六十八條 對下列違法建設工程,應責令限期拆除,或者沒收違法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他設施:

(一)非法占用城市廣場、城市綠地、河道、文化體育用地、泄洪區、高壓供電走廊、永久性測量標志和壓占各類地下管線及其維護地帶的;

(二)嚴重影響城市景觀和文物古跡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景觀的;

(三)妨礙城市交通、通訊、消防及航空安全的;

(四)嚴重污染城市環境,影響城市生態的;

(五)危及自身或相鄰建筑安全的、嚴重影響相鄰日照等居住環境的;

(六)嚴重違反建筑間距、建筑退讓道路紅線、建筑退讓用地邊界規定的;

(七)其它嚴重影響城市規劃實施的。

第六十九條 對違反城市規劃,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違法建設行為,限期改正(含部分拆除),補辦有關手續,并處以土建工程費用總額10%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條 臨時建設工程逾期不拆除的,責令限期拆除,并處以工程造價10%以下罰款。

第七十一條 對未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驗線、復驗進行施工的工程,建設單位為非經營性質的,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建設單位為經營性質的,處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二條 建設工程竣工后未經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規劃驗收、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驗收合格證》的,其工程不得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第七十三條 違法建設單位和個人接到縣級以上人民 ***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停止違法建設行為通知后,應當立即停止施工;繼續施工的,經縣級以上人民 *** 批準,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組織 *** 。

第七十四條 對拒絕、阻礙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進行處罰;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五條 對違反城市規劃進行建設的單位的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予以通報或提請其所在單位或其上級單位給予行政處分,并由縣級以上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分別處以1000―3000元的罰款。

第七十六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越權審批,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七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復議或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八章 附則

第七十八條 未設鎮建制的工礦區居民點、休養區、文物風景旅游區,依照本細則進行規劃和管理。

第七十九條 本細則自二OO一年四月一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