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新開項目管理的通知(國辦發[]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新開工項目管理是投資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新開工項目過多,特別是一些項目開工建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監管不力,加劇了投資增長過快、投資規模過大、低水平重復建設等矛盾,擾亂了投資建設秩序,成為影響經濟穩定運行的突出問題。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04]20號)和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依法加強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切實從源頭上把好項目開工建設關,維護投資建設秩序,以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嚴格規范投資項目新開工條件
各類投資項目開工建設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建設規劃、土地供應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
(二)已經完成審批、核準或備案手續。實行審批制的 *** 投資項目已經批準可行性研究報告,其中需審批初步設計及概算的項目已經批準初步設計及概算;實行核準制的企業投資項目,已經核準項目申請報告;實行備案制的企業投資項目,已經完成備案手續。
(三)規劃區內的項目選址和布局必須符合城鄉規劃,并依照城鄉規劃法的有關規定辦理相關規劃許可手續。
(四)需要申請使用土地的項目必須依法取得用地批準手續,并已經簽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或取得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其中,工業、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投資項目,應當依法以招標、拍賣或掛牌出讓方式取得土地。
(五)已經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分級審批的規定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審批。
(六)已經按照規定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
(七)建筑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依照建筑法的有關規定,已經取得施工許可證或者開工報告,并采取保證建設項目工程質量安全的具體措施。
(八)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其他相關要求。
二、建立新開工項目管理聯動機制
各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和統計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密切配合,明確工作程序和責任,建立新開工項目管理聯動機制。
實行審批制的 *** 投資項目,項目單位應首先向發展改革等項目審批部門報送項目建議書,依據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分別向城鄉規劃、國土資源和環境保護部門申請辦理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完成相關手續后,項目單位根據項目論證情況向發展改革等項目審批部門報送可行性研究報告,并附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評審批文件。項目單位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文件向城鄉規劃部門申請辦理規劃許可手續,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辦理正式用地手續。
實行核準制的企業投資項目,項目單位分別向城鄉規劃、國土資源和環境保護部門申請辦理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評審批手續。完成相關手續后,項目單位向發展改革等項目核準部門報送項目申請報告,并附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評審批文件。項目單位依據項目核準文件向城鄉規劃部門申請辦理規劃許可手續,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辦理正式用地手續。
實行備案制的企業投資項目,項目單位必須首先向發展改革等備案管理部門辦理備案手續,備案后,分別向城鄉規劃、國土資源和環境保護部門申請辦理規劃選址、用地和環評審批手續。
各級發展改革等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部門和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等部門都要嚴格遵守上述程序和規定,加強相互銜接,確保各個工作環節按規定程序進行。對未取得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評審批文件的項目,發展改革等部門不得予以審批或核準。 對于未履行備案手續或者未予備案的項目,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對應以招標、拍賣或掛牌出讓方式取得土地的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城鄉規劃、環境保護等部門將有關要求納入土地出讓方案。 對未按規定取得項目審批(核準、備案)、規劃許可、環評審批、用地管理等相關文件的建筑工程項目,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得發放施工許可證。對于未按程序和規定辦理審批和許可手續的,要撤銷有關審批和許可文件,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三、加強新開工項目統計和信息管理
各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等部門要加快完善本部門的信息系統,并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將各自辦理的項目審批、核準、備案和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環境影響評價等文件相互送達,同時抄送同級統計部門。統計部門要依據相關信息加強對新開工項目的統計檢查,及時將統計的新開工項目信息抄送同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等部門。部門之間要充分利用 *** 信息技術,逐步建立新開工項目信息共享平臺,及時交換項目信息,實現資源共享。有關部門應制定實施細則,明確信息交流的內容、時間和具體方式等。
各級統計部門要堅持依法統計,以現行規定的標準為依據,切實做好新開工項目統計工作。要加強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基層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保證新開工項目統計數據的質量。地方各級 *** 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不得干預統計工作。
各級發展改革部門應在信息互通制度的基礎上,為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擬建項目建立管理檔案,包括項目基本情況、有關手續辦理情況(文件名稱和文號)等內容,定期向上級發展改革部門報送項目信息。在項目完成各項審批和許可手續后,各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應將項目名稱、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各項審批和許可文件的名稱和文號等情況,通過本單位的門戶網站及其他方式,從2008年1月起按月向社會公告。
四、強化新開工項目的監督檢查
各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統計等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嚴格管理,強化對新開工項目事中、事后的監督檢查。要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等協調機制,對新開工項目管理及有關制度、規定執行情況進行交流和檢查,不斷完善管理辦法。
各類投資主體要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和投資建設程序。項目開工前,必須履行完各項建設程序,并自覺接受監督。對于以化整為零、提供虛假材料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審批、核準或備案文件的項目,發展改革等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部門要依法撤銷該項目的審批、核準或備案文件,并責令其停止建設。對于違反城鄉規劃、土地管理、環境保護、施工許可等法律法規和國家相關規定擅自開工建設的項目,一經發現,即應停止建設,并由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部門依法予以處罰,由此造成的損失均由項目投資者承擔。對于在建設過程中不遵守城鄉規劃、土地管理、環境保護和施工許可要求的項目,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部門要依法予以處罰,責令其停止建設或停止生產,并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對于篡改、編造虛假數據和虛報、瞞報、拒報統計資料等行為,要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對于存在上述問題且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項目單位和個人,除依法懲處外,還應將相關情況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
上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等部門要對下級部門加強指導和監督。對項目建設程序的政策規定執行不力并已造成嚴重影響的地區,要及時予以通報批評。
五、提高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
各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建設等部門要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對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建設規劃、市場準入標準和土地供應政策、環境保護政策,符合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且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的項目,要積極給予指導和支持,盡快辦理各項手續,主動幫助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要堅決貫徹有保有壓、分類指導的宏觀調控方針,引導投資向國家鼓勵的產業和地區傾斜,加大對重點建設項目的扶持力度,推動投資結構優化升級,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要切實加強投資建設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工作,引導各類投資主體依法投資建設,營造和維護正常的投資建設秩序。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新開工項目管理工作,認真貫徹執行上述規定,抓緊制定相關配套措施和實施細則,不斷提高投資管理水平。
國務院辦公廳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十七日
城市設計與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之間關系
城市設計與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之間關系
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 是城鄉規劃法規定的法定規劃,具有法律效力,有嚴格的編制、審批、修改、監督的流程和要求。
城市設計不是法定規劃,其內容要求相對靈活,設計范圍可大至整個城市,也可小至單個地塊,甚至建筑,偏重于城市空間形象的組織,是對法定規劃的完善和補充。
形象的說明城市總體規劃與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的區別與聯絡。謝謝
這個嘛就像你準備吃飯一樣,總規就是你總體來說準備吃什么(西餐、中餐......額,中餐吧!)——城市發展方向、規模;控規就是控制一下一些東西(如你準備吃多少、用什么吃......適當就好了!)——容積率、限高;城市設計和控規應該擺在一起,就是讓你吃得夢幻一點,好看、舒服一點(如用夜光杯喝酒,用玉碗盛飯,用鮑魚作菜,用燕窩作湯......美好的想象!)——整體色彩控制、公共空間設計;至于修詳規,就是你實際該吃什么(就是吃稀飯、咽饅頭......經濟實惠啊!)——建筑布局、廣場、小品~~~
控制性詳細規劃怎么樣與城市設計銜接
這個問題有點別扭,應該是城市設計怎么與控規銜接吧,控規是確定二維面的東西,城市設計是空間上的。按照一般程式是先做控規再做城市設計,根據控規確定的指標在空間上展示出來。ps 城市設計我們做的少,這只是個人感想
怎樣評價一個城市的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優點
、是否與城鎮體系規劃較好銜接,是否可以為順利進行詳細規劃奠定良好規劃基礎,--
怎樣評價一個城市的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優點與缺點?
首先要從現狀去看方案的前瞻性及能解決那些現存的問題---
再就是看看新規劃是否合乎規劃主要要設計到的些內容,看是否合乎規范啊!總是是個很龐雜的問題,需要多積累相關知識和經驗!
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城市總體規劃及河西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專案建議書
你家在河西住吧?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城市總體規劃及河西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專案建議書,你可以上河西辦事處咨詢
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之間任務銜接關系是什么?從編制與實施過程來分析。
詳細規劃是在總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探討,總規一般是作為指導性的,多用于管理;詳規則是實施性的,多用于建設。
城市總體規劃,近期規劃,詳細規劃中的強制性內容是如何界定的
城市規劃強制性內容是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必備內容,應當在圖紙上有準確標明,在文字上有明確、規范的表達,并應當提出相應的管理措施。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包括:
(一)省域內必須控制開發的區域。包括: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林(草)地
區、大型湖泊、水源保護區、分滯洪地區,以及其它生態敏感區。
(二)省域內的區域性重大基礎設施的布局。包括:高速公路、干線公路、
鐵路、港口、機場、區域性電廠和高壓輸電網、天然氣門站、天然氣主干管、區
域性防洪、滯洪骨干工程、水利樞紐工程、區域引水工程等。
(三)涉及相鄰城市的重大基礎設施布局。包括:城市取水口、城市污水排
放口、城市垃圾處理場等。
城市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包括:
(一)市域內必須控制開發的地域。包括:風景名勝區,溼地、水源保護區
等生態敏感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地下礦產資源分布地區。
(二)市建設用地。包括:規劃期限內城市建設用地的發展規模、發展方向,根據建設用地評價確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規定;城市各類園林和綠地的具體布局。
(三)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城市主干道的走向、城市軌道交通的線路走向、大型停車場布局;城市取水口及其保護區范圍、給水和排水主管網的布局;電廠位置、大型變電站位置、燃氣儲氣罐站位置;文化、教育、衛
生、體育、垃圾和污水處理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
(四)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包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定的具體控制指標和規定;歷史文化保護區、歷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區的具 *** 置和界線。
(五)城市防災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標準、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與消防
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設施布局;地質災害防護規定。
(六)近期建設規劃。包括:城市近期建設重點和發展規模;近期建設用地
的具 *** 置和范圍;近期內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風景資源的具體措施。
城市詳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包括:
(一)規劃地段各個地塊的土地主要用途;
(二)規劃地段各個地塊允許的建設總量;
(三)對特定地區地段規劃允許的建設高度;
(四)規劃地段各個地塊的綠化率、公共綠地面積規定;
(五)規劃地段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的規定;
旅游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相互之間是什么關系,有什么不同?
旅游區規劃按規劃層次分為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然后到修建性詳細規劃,是由巨集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由粗到細、由抽象到具體、由概念到表象的過程。
以景區大門為例:
在總體規劃中,只是用文字簡要描述大門的風格、大概位置等,沒有大門的圖紙;
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具體說明大門的位置、形狀、尺寸、顏色等,并 *** 大門輪廓的示意圖;
在修建性詳細規劃中,大門的細節如材料、花紋、文字等都涉及到了,并會 *** 大門的標準圖紙,圖紙上看到的大門與以后造好的大門幾乎完全一致。也就是說,修建性詳細規劃上的大門圖紙再經過施工圖設計,建筑施工后就會出現真實的大門!
在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中,怎樣對建筑密度進行控制
直接設定地塊的建筑密度指標,上限控制或者幅度控制,通常在20%-50%之間。
成都市城鄉規劃監督規定
之一條 (目的依據)
為加強城鄉規劃行政監督,保障城鄉規劃的有效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四川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適用范圍)
對本市行政區域內城鄉規劃行政行為的監督,適用本規定。第三條 (監督體制)
市規劃管理局主管本市城鄉規劃監督工作。市規劃執法監督局是本市城鄉規劃監督的執行機構,負責本規定的具體實施。
市監察、國土、建設、環保、工商、市容、園林、市政公用、房管、經濟、城管執法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配合做好城鄉規劃監督工作。第四條 (監督制度)
城鄉規劃監督實行持證監督制度。規劃監督人員在執行職務時,應當2人以上,并出示行政監督證件。
城鄉規劃監督實行報告制度。市規劃管理局應當定期向市人民 *** 報告規劃監督工作的情況。第五條 (社會監督)
城鄉規劃監督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具體辦法由市規劃管理局制定。
對違反城鄉規劃的行政行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向市規劃執法監督局舉報;市規劃執法監督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
市規劃執法監督局應當公開舉報 *** ,暢通舉報渠道,并為舉報人保密。第六條 (規劃行政監督)
對下列規劃行政行為,應當進行調查處理,并視情況作出《規劃監督檢查建議書》(以下簡稱《建議書》)或者《規劃監督檢查決定書》(以下簡稱《決定書》)。
(一)制定規劃,未按法定程序進行審查、公示、審批或者備案的;
(二)未按規定編制或者調整城市(鎮)和村莊、集鎮總體規劃、建設規劃、歷史文化保護區規劃的;
(三)委托不符合資質或資格管理要求的規劃編制單位的;
(四)違反規定調整規劃強制性內容的;
(五)建設項目選址違反城鄉規劃的;
(六)違反城鄉規劃強制性內容,批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者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
(七)違反村莊、集鎮規劃或者規定程序批準建設住宅、鄉(鎮)村企業或者其他設施的;
(八)對不符合規劃驗收條件的項目而予以規劃驗收通過的。第七條 (規劃執法監督)
對規劃行政管理部門的下列執法行為,應當調查處理,視情況作出《建議書》或者《決定書》。
(一)拒不受理對違法建設行為的舉報,或者受理后推諉、拖延查處的;
(二)發現或者查實違法建設后不予行政處罰、處理的;
(三)對嚴重影響城鄉規劃應予拆除而罰款予以保留的;
(四)查處違法建設程序違法的;
(五)不督促或者不強制執行違法建設單位(個人)履行行政處罰、處理決定的;
(六)指使、授意、放任已經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建(構)筑物的單位(個人)恢復使用的。第八條 (相關行為監督)
在城鄉規劃監督過程中,發現其他行政管理部門涉及規劃實施的違法行為,應當告知有關部門。第九條 (其他行政行為的監督)
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由規劃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監督的其他規劃行政行為,應當進行監督。第十條 (《建議書》和《決定書》的內容)
市規劃執法監督局作出的《建議書》、《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被監督人的名稱、地址;
(二)違法事實;
(三)法律依據;
(四)履行被監督義務的方式和期限;
(五)作出文書的機關名稱和日期,并加蓋印章。
《建議書》或者《決定書》抄送被監督人的同級人民 *** 。第十一條 (監督方式)
規劃監督采取定期檢查、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和專案調查等方式;通過受理 *** 、投訴、行政復議、項目備案等途徑進行。第十二條 (監督程序)
規劃監督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確定監督對象、內容和工作方案;
(二)組織實施監督;
(三)提出監督報告;
(四)發現違法行政行為,依照規定程序立案并組織調查;
(五)對違法實施行政行為的被監督人依法作出處理決定,需要移交的按職能分工移交有關部門;
(六)告知被監督人監督結果、處理決定;
(七)跟蹤處理決定的執行情況。第十三條 (監督職權)
監督人員在實施監督過程中,享有以下職權:
(一)進入被監督人的辦公場所或者行政管理相對人的經營場所檢查、勘驗;
(二)要求被監督人提交與監督事項有關的文件、檔案及材料;
(三)要求被監督人就監督事項涉及的問題作出解釋和說明;
(四)向有關單位和人員調查了解情況;
(五)責令停止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
(六)建議有關部門履行法定職責;
(七)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權。
什么是規劃條件書?(房地產)
是規劃部門對某項建設工程從城市規劃角度的一個基本認可,這個文件太重要了,一個項目若能拿到規劃意見書,從理論上來說,今后的建設、包括其他部門的審批,應該不會有原則上的大問題,可以放心開始后續工作。
按現行的建設審批流程,絕大部分項目的手續辦理,是從規劃手續開始,而規劃手續要辦的之一個審批,就是辦理“規劃條件意見書”。
擴展資料
規劃條件意見書的主要內容
規劃意見書的主要內容,是對擬建項目各項建設指標的約定,或叫限定更貼切,明確限定了所有主要規劃指標:
如項目性質、用地范圍、建設用地面積、代征地面積、建筑規模、容積率、建筑高度、建筑層數、綠化率、停車位、四周退線距離、出入口位置等等。若不按規劃意見書的內容進行設計,則下一步審批無法進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規劃意見書
怎樣辦理規劃選址意見書?
選址意見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規定的行政許可事項之一。建設單位或個人辦理選址意見書,應當持申請表、項目建議書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環保及合理用能登記意見、選址確認圖等有關材料,向建設發展局提出項目用地選址申請。建設發展局規劃科根據城市規劃要求和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提出選址意見,并在10個工作日內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依據《山西省城鄉規劃條例》第三十四條:“國家規定需要辦理選址意見書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以下規定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核發選址意見書……”
辦理流程:
1、《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申請表;
2、建設項目擬選址位置圖;
3、建設項目總平面規劃意向圖;
4、實行審批制的 *** 投資項目,應當提供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實行備案制的企業投資項目,應當提供項目備案文件;
5、需要編制規劃選址研究報告的項目,應提供具有相應城市規劃編制資質的單位編制的項目選址研究報告;
6、工業項目和建設在生態敏感區的項目,需提供《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
7、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的,應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8、與許可有關的其它材料。
受理流程
受理—審批—發證
辦理項目核準時,發改委要求報送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城市規劃意見具體指什么?
指規劃條件不同。對于項目城鄉規劃編制建議書的具體表現形式也不同城鄉規劃編制建議書,新址項目參考城鄉規劃編制建議書的是《選址意見》,項目自有土地參考的是《自有土地規劃條件》,各個城市的名稱可能略有不同,這是北京。
請規劃局出具規劃意見,需要到規劃局窗口或網站下載報關單,填寫相關內容,這會告訴需要哪些材料。
項目申請單位應向項目審批機關提交項目申請報告,一式五份。項目申請報告由具有相應工程咨詢資質的機構編制。經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批準的項目,由具有工程咨詢甲級資質的機構編制項目申請報告。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項目審批機關進行審批時,涉及其城鄉規劃編制建議書他行業主管部門職能的,應當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有關部門應在收到招標函后7個工作日內向項目審批機關提交書面審查意見;逾期未書面答復的,視為同意。
對可能對社會公共利益有重大影響的項目,項目審批機關在進行審批審查時,應當適當征求社會意見。對特別重大項目可實行專家評價制度。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