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和農業有啥區別

一、產業性質不同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1、林業:是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培育和保護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發揮防護作用的生產部門,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2、農業:是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產業。

二、產業特點不同

1、林業:林業在人和生物圈中,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手段,從事培育、保護、利用森林資源,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效益,且能持續經營森林資源,促進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協調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和社會公益事業。

2、農業:農業屬于之一產業,研究農業的科學是農學。農業的勞動對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獲得的產品是動植物本身。農業是提供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

擴展資料:

農業的主要特征不同:

1、地域性

農業生產的對象是動植物,需要熱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不同的生物,生長發育要求的自然條件不同。世界各地的自然條件、經濟技術條件和國家政策差別很大。因此,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2、季節性

3、周期性

動植物的生長大于有著一定的規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自然因素(尤其是氣候因素)隨季節而變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農業生產的一切活動都與季節有關,必須按季節順序安排,季節性和周期性很明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農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林業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認證要求

林業資質標準

林業資質林業和農業的資質等級區別,這里指林業和農業的資質等級區別的是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林業和農業的資質等級區別,其分為甲級林業和農業的資質等級區別,乙級,丙級,丁級四種等級的資質,而如果是初次申請的話,只能從丁級或者丙級資質開始,要想申請甲級或者乙級,只能通過升級才能辦理,那么話不多說,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介紹林業資質的各等級標準。

一、甲級林業資質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不少于10年。

(二)注冊資金不低于300萬元(事業單位除外)。

(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專業設備。

(四)專職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的技術人員不少于40人,相關技術人員不少于80%,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不少于30%,聘用專職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不多于10%。

(五)近5年內主持或者獨立承擔下列5個類別以上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

二、乙級林業資質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應不少于5年。

(二)注冊資金不低于150萬元(事業單位除外)。

(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專業設備。

(四)專職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的技術人員不少于15人,相關技術人員不少于80%,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不少于30%,聘用專職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不多于10%。

(五)近5年內主持或獨立承擔下列5個類別以上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業務。

三、丙級林業資質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注冊資金不低于50萬元(事業單位除外)。

(二)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專業設備。

(三)林業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0人,其中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且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3年以上的相關技術人員不少于50%,聘用專職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不多于10%。

四、丁級林業資質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有專業技術職稱或者林業(學)相近專業學歷,并從事過林業調查或作業設計工作的人員3人以上。

林業資質的甲級,乙級,丙級,丁級四種等級,對應了四種資質標準,從丁級資質到甲級資質,資質要求逐漸提高,申請難度也對應提高。

林業資質甲乙丙承擔工作任務的區別

主要林業和農業的資質等級區別的區別在于人數、資金。

1、林業鑒定機構丙級和乙級林業和農業的資質等級區別,以及甲級單位林業和農業的資質等級區別,鑒定采用的法律法規、政策是相同的;所采用的技術標準和技術規程是一致的。

2、林業鑒定機構在注冊資金上的區別林業和農業的資質等級區別:一般情況下各省規定丙級單位注冊資金不能少于20萬元;乙級單位注冊資金不能少于50萬元;甲級單位注冊資金100萬元以上。

3、林業鑒定機構在人員組成上的區別:各省規定不一樣林業和農業的資質等級區別,正常情況下丙級單位5人-10人;乙級單位10人-20人;甲級單位20人以上。

4、林業鑒定機構在業務區域范圍上的區別:丙級單位業務區域范圍是所在的市(地區、自治州)之內;乙級單位業務區域范圍是所在的省(直轄市、自治區);甲級單位業務區域范圍是全國各地。

如何申報農業綜合開發生態工程專業乙級升甲級資質?

↑↑各省各地申報農業綜合開發生態工程設計專業乙級資質升甲級資質(謝しろ?бちllみ?ろち)單位需要企業業績夠符合升甲級資質要求。

辦理流程如需:

1、提供符合要求的工商

2、在北京建設信源資訊有限公司購買勘察設計系統鎖及閱讀儀

3、配備人員,主導專業的非注冊人員需要提供設計經歷及相關業績

4、在勘察設計系統錄入資料,并生成上報資料(網上申報并打印形成附件材料), 人員及業績需要備案

5、在省廳政務網提取企業及人員、上報相關信息材料

6、遞交資質申請表

7、省建設廳、部進行審批,審批時間一般在20個工作日(不含專家論證時間)

8、批前公示-批后公告-領取證書